[发明专利]可注射组织再生型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31222.0 | 申请日: | 2022-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6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苟马玲;赵永超;袁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3/075 | 分类号: | C08J3/075;C08J3/28;C08J9/26;C08L89/00;A61L27/22;A61L27/52;A61L27/56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张徭尧;武森涛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 组织 再生 填充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可注射组织再生型填充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增稠溶剂和悬浮在增稠溶剂中的多孔微球;
所述多孔微球是由水凝胶球堆砌而成,且具有三维多孔结构,多孔微球的粒度为100~500μm;
所述三维多孔结构的孔径为微米级;
水凝胶球的粒度为50~50000nm;三维多孔结构的孔径为1~200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注射组织再生型填充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微球由光固化生物材料单体、光引发剂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共聚物为原料制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注射组织再生型填充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溶剂包括增稠剂和水,所述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透明质酸、海藻酸钠、壳聚糖中的任意一种。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注射组织再生型填充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光固化生物材料单体、光引发剂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共聚物共溶于溶剂,混匀后得到生物墨水;
b、利用3D打印系统,将步骤a所述生物墨水光固化成球形;
c、随后用溶剂洗脱以除去未交联的光固化生物材料单体、残留的光引发剂和游离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共聚物,得到多孔微球;
d、将步骤c所述的多孔微球与增稠溶剂混匀,得到可注射组织再生型填充剂。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注射组织再生型填充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固化生物材料单体包括可光交联的蛋白质或多肽,所述光引发剂包括苯基-2,4,6-三甲基苯酰次膦酸锂、2-羟基-2-甲基-1-[4-(2-羟基乙氧基)苯基]-1-丙酮和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共聚物优选普朗尼克F68;优选所述光固化生物材料单体为甲基丙烯酰化明胶和甲基丙烯酸酐改性柞蚕丝蛋白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注射组织再生型填充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的生物墨水中,光固化生物材料单体的浓度为0.01~0.5g/mL,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共聚物的浓度为0.01~0.6g/mL,光引发剂的浓度为0.001~0.1g/mL。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注射组织再生型填充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和步骤c的溶剂为去离子水、注射用水、磷酸盐缓冲液、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溶液和细胞培养液的任意一种;步骤c中的洗脱的时间为1~24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注射组织再生型填充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多孔微球的形态和尺寸由3D打印系统中的图形模式决定,将图片模型导入3D打印系统中,同时将生物墨水放入含有硅胶膜的载玻片上,最后采用光源直接照射生物墨水使其固化成微球型;所述光源的波长为200~1046nm,优选光源的波长为320~980n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注射组织再生型填充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增稠溶剂的体积为多孔微球体积的40%~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312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