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BT-510肽在制备肿瘤显像剂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30223.3 | 申请日: | 2022-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17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涂远彪;罗平;周坤城;辛苏玲;陶添明;陈淑莹;韩平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9/00 | 分类号: | A61K49/00;A61K51/08;A61K101/02;A61K101/00;A61K10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鹏帆慧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3 | 代理人: | 祝辽原 |
地址: | 330004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bt 510 制备 肿瘤 显像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ABT‑510肽在制备肿瘤显像剂中的应用。属于荧光、放射性核素造影剂技术领域,所述ABT‑510肽的氨基酸序列为Sar‑Gly‑Val‑DaIle‑Thr‑Nva‑Ile‑Arg‑Pro‑NHEt。所述ABT‑510肽构建的分子探针可特异性靶向至肿瘤部位,并且在肿瘤部位有良好的摄取和滞留能力,具有高的靶/非靶比值,适合用于制备肿瘤荧光导航试剂以及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荧光、放射性核素造影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ABT-510肽在制备肿瘤显像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头号杀手”,因此,针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以及有效的治疗,是保证患者良好预后的重要手段。当前,特异性靶向肿瘤的分子探针依然是肿瘤诊断、分期分级以及术中导航的重要工具。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先导化合物修饰改造、从代谢产物中发现以及药物合成中间体中发现、组合化学和高通量筛选、天然化合物中分离提取、噬菌体展示库筛选和“老药新用”是目前设计筛选肿瘤靶向配体的主要方法。其中,“老药”是指有确定的药代动力学信息和毒理学信息的已上市或处于临床的药物,安全性高是其最明显的特点。追溯“老药新用”的发展历程,临床有许多成功的经典案例。阿司匹林作为镇痛解热药已有百余年的应用历史,近期美国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指出服用阿司匹林的人患胆管癌的风险显著降低。此外,阿司匹林还表现出了预防老年痴呆、降血糖、治疗脑血栓、痛经、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防治糖尿病眼底病变等作用。以“反应停”为商品名的沙利度胺可用于镇痛以及治疗妊娠恶心、呕吐。然而,S-构型的沙利度胺在短期内造成了全球上万例新生儿海豹肢畸形。1998年沙利度胺以其在免疫、抗炎、抗血管生成等方面的药理作用再次被FDA批准用于恶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二甲双胍是临床上常用的降血糖药,近年来研究发现,二甲双胍不仅有降血糖的作用,还有抗肿瘤抗衰老延长寿命等作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MA)抑制剂早期广泛应用于神经学领域,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放射性核素和近红外荧光标记的PSMA小分子抑制剂可以精准诊疗原位及转移性前列腺癌。因此,运用“老药新用”策略筛选指导肝癌手术导航药物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策略。由此可见,“老药新用”策略在药物开发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运用“老药新用”策略筛选肿瘤的靶向药物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研究指出,血小板反应蛋白受体(CD36)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虽然有关于CD36拮抗剂ABT-510在化学治疗恶性肿瘤方面的报道,但基于“老药新用”策略,关于ABT-510在体内肿瘤成像中的作用,现有技术并未报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ABT-510肽在制备肿瘤显像剂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ABT-510肽在制备肿瘤显像剂中的应用,所述ABT-510肽的氨基酸序列为:Sar-Gly-Val-DaIle-Thr-Nva-Ile-Arg-Pro-NHEt。
优选的,所述肿瘤包括肺癌、胰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脑胶质瘤和乳腺癌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应用将ABT-510肽共价偶联显像基团,得到试剂。
优选的,所述试剂包括荧光显像剂和/或放射性试剂,所述荧光显像剂优选包括肿瘤边界精准定位和/或术中影像导航光学显像试剂。
优选的,所述试剂具备以下通式:M-L-G;
所述M表示光标记、金属螯合剂与金属放射性核素络合物、非金属放射性核素18F和11C中的任一种;
L为连接基团;
G为ABT-510;
所述光标记包括有机发色团、有机荧光团、光吸收化合物、光反射化合物、光散射化合物和生物发光分子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中医药大学,未经江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302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