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源数据的区域公交分担率评估方法以及评估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29748.5 | 申请日: | 2022-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00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7 |
发明(设计)人: | 邓伟;蒋山;秦余;田志国;郑维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开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8 | 分类号: | G06F16/2458;G06F16/29;G06Q10/063;G06Q50/26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程宇 |
地址: | 400015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区域 公交 分担 评估 方法 以及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区域公交分担率评估方法和评估系统,所述评估方法包括:将目标区域划分成多个最小地图单元,所述最小地图单元由地图数据供应商决定;获取交通小区内所含多个最小地图单元的出行用户的出行链数据;将交通小区内所有出行用户的出行链数据汇聚形成该交通小区内出行人口的总体出行画像;基于交通小区内出行人口的总体出行画像计算对应交通小区的公交分担数据,所述公交分担数据包括公共交通出行总人数和出行总人数;根据目标区域每个交通小区的公交分担数据汇总得到目标区域的公交分担率。本发明基于互联网厂商、手机信令等外部数据,结合公共交通企业的数据,能够以更高频的方式给出空间粒度更小交通小区或目标区域的公交分担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共交通优化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区域公交分担率评估方法以及评估系统。
背景技术
公共交通分担率(城市公交出行率)简称公交分担率,指城市居民出行方式中选择公共交通(包括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的出行量占总出行量的比率,这个指标是衡量公共交通发展、城市交通结构合理性的重要指标。城市公交出行率计算公式为:公共交通出行总人次/出行总人次*100%,参见《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调查和统计方法》(JT/T1052-2016)。
传统公交分担率评估方法大致如下:以本地区为例,通过利用三大运营商的手机信令数据、公共交通乘客出行数据、主城各类车联网数据(视频卡口牌照识别数据、RFID数据、出租车GPS数据、公交车GPS数据、“两客一危”车辆GPS数据、车载诊断系统数据)、公共交通设施等数据,对各类数据进行融合关联,掌握主城大范围人群活动特征,并辅以3~5年开展一次出行交通调查,对出行次数、出行方式等指标进行修正,实现多维度下对个体在城市空间活动全过程的跟踪分析,进而实现主城大范围交通出行感知,即用户出行活动识别和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识别。传统公交分担率的计算方法涉及到卡口数据、居住数据、IC卡刷卡数据等多种数据,辅以交通调查、模型反推等方式,最快都需约半年时间才能提供一个城市的公共交通分担率结果。
可以明显看出,传统的传统公交分担率评估方法复杂、耗时长、所需数据种类多、不能高频率(如按日、按月)等给出每个交通小区分担率等问题,从而无法更高效地指导公共交通的线网规划、运营组织等优化措施。
计算公交分担率的重点是需要获取某个区域出行人群的完整出行链数据,而传统方法主要有两个:(1)基于公交IC卡等公共交通运营企业的数据,这种方法只能获得“站到站”的数据,不能获取出行两端“最后一公里”的非刷卡出行数据(业界常称为“门到门”分析),且不能得出与小汽车出行的比较数据;(2)基于手机信令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则存在定位偏差较大、多家通信运营商数据整合难度大、不能获取其乘坐何种交通工具、接驳换乘了解不清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区域公交分担率评估方法以及评估系统,该评估方法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对用户的地理定位更加精准以及多种移动设备应用程序的使用习惯对于用户画像更加准确的特点,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更加细致的小区域用户出行链以及公交潜在客户信息,从而实现更加细粒度的公交客流分析。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区域公交分担率评估方法,包括:
将目标区域划分成多个最小地图单元,所述最小地图单元由地图数据供应商决定;
获取交通小区内所含多个最小地图单元的出行用户的出行链数据;
将交通小区内所有出行用户的出行链数据汇聚形成该交通小区内出行人口的总体出行画像;
基于交通小区内出行人口的总体出行画像计算对应交通小区的公交分担数据,所述公交分担数据包括公共交通出行总人数和出行总人数;
根据目标区域每个交通小区的公交分担数据汇总得到目标区域的公交分担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开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交通开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297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