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内车辆违章变道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28573.6 | 申请日: | 2022-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27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猛;吴育宝;杨一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G08G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锐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06 | 代理人: | 陈思 |
地址: | 210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车辆 违章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内车辆违章变道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在隧道内固定车道为LANE={lanei|i=1,2,3,...},车辆为VEHICLE={vehiclei|i=1,2,3,...},隧道入口处的监控探头为IN_PROB={in_probi|i=1,2,3,...},隧道出口处的监控探头为OUT_PROB={out_probi|i=1,2,3,...},每个车道入口和出口均各有一个监控探头,即in_prob1和out_prob1对应lane1,in_prob2和out_prob2对应lane2……以此类推,车辆在经过监控探头前5米的位置会触发抓拍动作,探头会拍摄1张该车道的车辆照片,同时后台系统会实时识别该车辆的牌照号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内车辆违章变道的检测方法,属于智能交通系统和图像识别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隧道的道路环境特殊,在隧道内随意变更车道、超车等,极易发生交通事故,不但影响整条路段,甚至会引发二次事故,因此隧道内行车道之间的分隔线一般为白实线,即禁止变道,禁止超车。隧道内一般会根据隧道距离布置若干组监控探头,现有基于监控视频的违章变道行为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基于空间距离,如激光检测法、红外线检测法以及超声波检测法,此类方法存在设备昂贵、空间覆盖面积小等问题;另一类是基于机器学习的计算机视觉技术,此类方法安装维护简单、检测准确度高。
目前大多数城市隧道中的违章变道的检测方法是监控抓拍和人工审核相结合。监控探头对所有通过的车辆进行拍照,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检测车辆是否压线,然后再由人工复核违章变道行为。但是,该方法的局限性在于存在检测盲区,即司机可以通过在监控范围之外的区域变道来规避违章抓拍。因此,针对此类违章变道行为,急需一种适用程度高的违章车辆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隧道内车辆违章变道检测方法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隧道内车辆违章变道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不需要改变现有的检测硬件环境,能够实现对非监控区外的违章变道行为进行检测,可以作为现有压线检测法的有益补充。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内车辆违章变道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环境如图1所示,其中隧道内固定车道为LANE={lanei|i=1,2,3,...},车辆为VEHICLE={vehiclei|i=1,2,3,...},隧道入口处的监控探头为IN_PROB={in_probi|i=1,2,3,...},隧道出口处的监控探头为OUT_PROB={out_probi|i=1,2,3,...},每个车道入口和出口均各有一个监控探头,即in_prob1和out_prob1对应lane1,in_prob2和out_prob2对应lane2......以此类推,车辆在经过监控探头前5米的位置会触发抓拍动作,探头会拍摄1张该车道的车辆照片,同时后台系统会实时识别该车辆的牌照号码。
检测方法流程具体包括:
步骤1:vehiclei驶入隧道的lanei车道,在in_probi前5米位置触发抓拍动作,in_probi抓拍到vehiclei的照片,系统识别出其车牌号码记作licenseNum_in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未经南京森林警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285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