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爆能量沉积提高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26218.5 | 申请日: | 2022-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641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华;史梦凡;朱亮;汪重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9/14 | 分类号: | B22F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马进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量 沉积 提高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电爆能量沉积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往复驱动机构(1)、绝缘连接机构(2)、导电棒(3)、第一导电板(4)、高压板(5)、第二导电板(6)、第一电容器(7)、第二电容器(8)、接地电极(9)和与高压板(5)相连的高压电极(10);
所述第一导电板(4)与第一电容器(7)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导电板(6)与第二电容器(8)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电容器(7)和第二电容器(8)的负极接地,所述接地电极(9)和高压电极(10)之间设有用于电爆的金属丝(11),所述导电棒(3)通过绝缘连接机构(2)与往复驱动机构(1)传动连接,并能够在往复驱动机构(1)的驱动下进行往复运动;
一次供能时,所述导电棒(3)运动至第一导电板(4)和高压板(5)之间并使二者相连通;
二次供能时,所述导电棒(3)运动至第二导电板(6)和高压板(5)之间并使二者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爆能量沉积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板(4)上设有供导电棒(3)穿过的第一通孔(41),所述高压板(5)上设有供导电棒(3)穿过的第二通孔(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爆能量沉积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41)内套装有导向环(12),所述导向环(12)与导电棒(3)的间隙小于第一导电板(4)与导电棒(3)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爆能量沉积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板(4)与导电棒(3)的间隙等于高压板(5)与导电棒(3)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爆能量沉积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器(7)的电容量小于第二电容器(8)的电容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爆能量沉积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驱动机构(1)为直拉式电磁铁,所述直拉式电磁铁的推杆(13)与绝缘连接机构(2)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爆能量沉积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连接机构(2)为绝缘棒,所述绝缘棒一端与导电棒(3)固接,另一端与推杆(13)固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爆能量沉积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13)的轴线、绝缘棒的轴线和导电棒(3)的轴线均相重合。
9.一种电爆能量沉积提高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使第一电容器(7)和第二电容器(8)进行储能;
将金属丝(11)移动至接地电极(9)和高压电极(10)之间;
使导电棒(3)运动至第一导电板(4)和高压板(5)之间并使二者相连通,第一电容器(7)进行放电,对金属丝(11)进行一次供能,使其进行固态加热;
使导电棒(3)运动至与第一导电板(4)脱离,第一电容器(7)停止放电,一次供能结束;
使导电棒(3)运动至第二导电板(6)和高压板(5)之间并使二者相连通,第二电容器(8)进行放电,对金属丝(11)进行二次供能,使其先后经历熔化、液态加热、气化、电爆,最终形成金属纳米粉体;
使导电棒(3)运动至与第二导电板(6)脱离,第二电容器(8)停止放电,二次供能结束;
使导电棒(3)运动至恢复初始状态,为下一次电爆做准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2621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