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元数据的二氧化碳浓度遥感监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25901.7 | 申请日: | 2022-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365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周会珍;王联霞;李冬冬;文强;张波;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5/06;G01W1/02;G06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刘铁鸣;刘铁生 |
地址: | 10009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元 数据 二氧化碳 浓度 遥感 监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元数据的二氧化碳浓度遥感监测方法及装置,涉及数据监测技术领域,主要目的在于实现提升COsubgt;2/subgt;浓度反演结果的稳定性和空间分辨率。本发明主要的技术方案为:获取预设时间段的所述研究区及邻接地区的PM2.5浓度数据、气象因子统计数据和长时间序列COsubgt;2/subgt;浓度数据;根据PMsubgt;2.5/subgt;浓度数据、气象因子统计数据和长时间序列COsubgt;2/subgt;浓度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获得COsubgt;2/subgt;浓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获取目标时间段的所述研究区预设级PMsubgt;2.5/subgt;浓度空间分布数据和预处理气象因子空间连续数据;根据预设级PMsubgt;2.5/subgt;浓度空间分布数据和所述预处理气象因子空间连续数据通过所述COsubgt;2/subgt;浓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出所述研究区COsubgt;2/subgt;浓度反演数据。本发明用于COsubgt;2/subgt;浓度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元数据的二氧化碳浓度遥感监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全球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的大背景下,作为导致环境污染的最主要温室气体之一,二氧化碳(CO2)的排放情况近几十年以来同样受到全球各国的高度重视。CO2浓度的变化,可作为人为以及自然活动对区域碳排放影响强度的直接指标,通过监测CO2浓度空间分布现状和变化,可有效掌握碳排放主要情况。
当前,CO2的浓度监测方法主要以基于天、空、地平台的监测为主,其中,天基平台监测是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CO2浓度监测方法,该方法具备在不接触目标物体的情况下探测物体反射、吸收或散射的电磁波信号的特点,可将CO2浓度目标参数与电磁信号用一个函数表示,通过反演过程可以找到理想的CO2浓度目标参数。目前,较为常用的反演方法为物理模型反演法及统计模型反演法,其中,物理模型方法的核心是求解大气辐射传输方程,将反演问题变成求解非线性代数方程的问题;统计模型反演法是使用大气地表参数与碳卫星传感器CO2浓度观测波段光谱值进行统计回归分析计算回归系数,建立统计回归模型。
但是,物理模型反演法和统计模型反演法计算得到的CO2产品空间分辨率一般在百公里级别,对于地区尺度的二氧化碳浓度反演,分辨率还相对较低,CO2产品无法与地区级的二氧化碳浓度监测的需求相匹配。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元数据的二氧化碳浓度遥感监测方法及装置,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提升CO2浓度反演结果的空间分辨率,可以完成十米级CO2浓度空间分布反演,用以匹配地区级的二氧化碳浓度监测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以下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元数据的二氧化碳浓度遥感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二氧化碳浓度遥感监测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时间段的所述研究区及邻接地区的PM2.5浓度数据、气象因子统计数据和长时间序列CO2浓度数据;
根据所述PM2.5浓度数据、所述气象因子统计数据和所述长时间序列 CO2浓度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获得CO2浓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获取目标时间段的所述研究区预设级PM2.5浓度空间分布数据和预处理气象因子空间连续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259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