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元数据的二氧化碳浓度遥感监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25901.7 | 申请日: | 2022-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365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周会珍;王联霞;李冬冬;文强;张波;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5/06;G01W1/02;G06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刘铁鸣;刘铁生 |
地址: | 10009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元 数据 二氧化碳 浓度 遥感 监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多元数据的二氧化碳浓度遥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二氧化碳浓度遥感监测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时间段的研究区及邻接地区的PM2.5浓度数据、气象因子统计数据和长时间序列CO2浓度数据;
根据所述PM2.5浓度数据、所述气象因子统计数据和所述长时间序列CO2浓度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获得CO2浓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获取目标时间段的所述研究区预设级PM2.5浓度空间分布数据和预处理气象因子空间连续数据;
根据所述预设级PM2.5浓度空间分布数据和所述预处理气象因子空间连续数据通过所述CO2浓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出所述研究区CO2浓度反演数据;
在获取目标时间段的所述研究区预设级PM2.5浓度空间分布数据和预处理气象因子空间连续数据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时间段的所述研究区PM2.5浓度逐小时连续观测站点数据;
根据所述观测站点的点位空间分布、数据获取质量及数据获取连续性在所述观测站点中优选预设数量的目标观测点;
计算所述目标观测点的PM2.5浓度月均值;
将所述目标观测点的PM2.5浓度月均值与所述预设级PM2.5浓度空间分布数据中对应位置的PM2.5浓度数据进行对比,得到所述预设级PM2.5浓度空间分布数据的平均精度;
判断所述预设级PM2.5浓度空间分布数据的平均精度是否达到预设阈值,当达到时,确定所述预设级PM2.5浓度空间分布数据符合所述CO2浓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输入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PM2.5浓度数据、所述气象因子统计数据和所述长时间序列CO2浓度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获得CO2浓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包括:
拟合所述PM2.5浓度数据、所述气象因子统计数据与所述长时间序列CO2浓度数据之间的多元回归函数;
基于所述多元回归函数构建所述CO2浓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象因子统计数据包括降水量数据和温度数据;
所述获取预设时间段的研究区及邻接地区的PM2.5浓度数据和气象因子统计数据,包括:
获取预设时间段的研究区PM2.5浓度月均值,温度月均值和降水量月总量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所述研究区及邻接地区的长时间序列CO2浓度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所述研究区及邻接地区的GOSAT卫星CO2浓度周期性产品数据;
基于所述GOSAT卫星CO2浓度周期性产品数据在所述研究区及所述邻接地区按照预设数量进行空间插值,获得所述长时间序列CO2浓度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时间段的所述研究区预处理气象因子空间连续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时间段的所述研究区目标气象因子空间连续数据;
对所述目标气象因子空间连续数据进行格式转换,获得预设格式目标气象因子空间连续数据;
根据所述预设格式目标气象因子空间连续数据进行空间重采样操作,获得所述预处理气象因子空间连续数据,其中,所述空间重采样操作为对所述预设格式目标气象因子空间连续数据进行三次卷积处理,以匹配所述预设级PM2.5浓度空间分布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259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