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抗拉的防眩多孔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12196.7 | 申请日: | 202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80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东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28 | 分类号: | B32B27/28;B32B27/32;B32B27/08;B32B17/02;B32B17/10;B32B27/02;B32B27/36;B32B27/12;B32B5/02;B32B3/12;B32B9/00;B32B9/04;B32B33/00;B32B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乔尚辉 |
地址: | 2381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多孔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抗拉的防眩多孔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膜技术领域,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上方设置有共聚丙烯层,共聚丙烯层设置两层。本发明一种双向抗拉的防眩多孔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将玻璃纤维经线、玻璃纤维纬线交错编织增加整个膜的抗拉效果,再将延长线上下反向弯折进行上下交错包覆,在提高密度的同时,大大提高膜整体的双向抗拉效果,避免拉扯导致变形,提高内部结构的稳定性,乙烯涂覆料与PP材料混合,减少加抗层的硬度,防止膜体过脆,提高膜的可塑性,修复填补层用于填补和修复加抗层表面的玻璃纤维交错产生的缝隙,通过在防眩光涂层内设置多个防眩粒子,减少膜上光源的眩光,有效地减少不良的视觉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井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向抗拉的防眩多孔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兴起的增透防眩膜有替代化学蚀刻工艺的趋势,目前主要集中在颗粒膜,颗粒膜由于不规则分布的颗粒散射层与图像层之间的不匹配容易导致。
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07311464A防眩多孔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使用该复合膜的防眩玻璃,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硅酸盐溶胶,硅酸盐溶胶包含以下摩尔份配比的组成成分:Na2O:Al2O3:SiO2为(0~0.03):(0~0.03): 1;(2)向硅酸盐溶胶中加入造孔剂,造孔剂漂浮在硅酸盐溶胶表面,通过自组装反应得到复合有造孔剂的大孔阵列硅酸盐膜,成膜后陈化获得硅酸盐微球复合膜;(3)取硅酸盐微球复合膜负载到玻片上,依次经过干燥、煅烧处理,除去微球模板获得防眩多孔复合膜;防眩多孔复合膜上形成有孔径为150nm~300nm的阵列孔。上述过程制备的复合膜复合在玻璃基板上使用过程中在不降低透光率的前提下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雾度,起到有效防眩作用;
但是在复合膜制备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缺陷:
1、现有膜的双向抗拉性能差,双向拉扯容易导致膜变形损坏,影响膜使用效果,膜不具备防眩光的效果,亮度差较大时产生视觉现象,长时间引起视觉疲劳;
2、现有膜在制备过程中,多组膜层叠加后无法很好的融合,融合时,在不平整处容易产生缝隙,影响膜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抗拉的防眩多孔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将玻璃纤维经线、玻璃纤维纬线交错编织增加整个膜的抗拉效果,再将延长线上下反向弯折进行上下交错包覆,在提高密度的同时,大大提高膜整体的双向抗拉效果,避免拉扯导致变形,提高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在不降低透光率的前提下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雾度,达到防眩目的同时不会降低透光率,且由加抗层包覆在内,提高连接的稳定性,PP编织层与聚乳酸纤维层内穿插编制,在混合编制的情况下,提高整体抗拉性,与乙烯涂覆料与PP材料混合,减少加抗层的硬度,防止膜体过脆,容易断裂,提高膜的可塑性,便于与其他材料稳定融合,且修复填补层用于填补和修复加抗层表面的玻璃纤维交错产生的缝隙,使整体膜更加完整,通过在防眩光涂层内设置多个防眩粒子,减少膜上光源的眩光,避免对眼睛造成不适,有效地减少不良的视觉现象,增加膜实用安全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向抗拉的防眩多孔复合膜,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上方设置有共聚丙烯层,共聚丙烯层设置两层,两层共聚丙烯层之间设置有双向抗拉模层组;
所述共聚丙烯层的上方设置有加抗层,加抗层与共聚丙烯层之间设置有硅酸盐微球复合膜层;
所述加抗层的上方安装有纳米结构层,纳米结构层的上方设置有防眩层。
进一步地,双向抗拉模层组包括玻璃纤维经线、玻璃纤维纬线和聚丙烯层融合层,玻璃纤维经线和玻璃纤维纬线交错穿插编制在聚丙烯层融合层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东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东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121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来电提醒方法及终端
- 下一篇:月季细胞的快速悬浮培养方法和高效遗传转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