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施工用工型钢精密弯曲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03783.X | 申请日: | 202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2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华辉 |
主分类号: | B21D7/08 | 分类号: | B21D7/08;B21D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用工 型钢 精密 弯曲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型钢精密弯曲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工型钢精密弯曲设备。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进行传送和接收摆放,工作效率高的建筑施工用工型钢精密弯曲设备。一种建筑施工用工型钢精密弯曲设备,包括有:底板;外壳,安装在底板顶部;伺服电机,安装在底板顶部一侧;直齿轮,直齿轮至少为两个,均转动式安装在底板顶部靠近伺服电机的一侧,相邻的两个直齿轮均相互啮合。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使得第一导向轮转动,然后工作人员将工型钢一端放入三个第一导向轮之间,通过第一导向轮转动将工型钢弯曲,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使得第二转轴转动,第一滚轮随之转动,然后工作人员将工型钢放在第一滚轮上,通过第一滚轮对工型钢进行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型钢精密弯曲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工型钢精密弯曲设备。
背景技术
工型钢主要的作用就是承重,被广泛运用在工程建筑之中,比如房屋建造、桥梁建造等。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因建筑外形要求,经常会使用弯曲的工型钢,工地上的工型钢弯曲一般是使用三个转动的滚轮对其进行弯折,在弯折时全程需要工作人员推送工型钢和接收被弯折后的工型钢,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弯曲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工人工作强度高,而工厂加工弯曲的工型钢则采用固定一端,然后使用机械设备带动另一端移动实现折弯的目的,这种弯曲方式工作效率较低。
因此,发明一种能够自动进行传送和接收摆放,工作效率高的建筑施工用工型钢精密弯曲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工地上常用的弯曲方式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而工厂常用的弯曲方式则工作效率较低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进行传送和接收摆放,工作效率高的建筑施工用工型钢精密弯曲设备。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施工用工型钢精密弯曲设备,包括有:底板;外壳,安装在底板顶部;伺服电机,安装在底板顶部一侧;直齿轮,直齿轮至少为两个,均转动式安装在底板顶部靠近伺服电机的一侧,相邻的两个直齿轮均相互啮合;第一锥齿轮组,安装在其中一个直齿轮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之间;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至少为两个,均安装在直齿轮顶部;第一导向轮,第一导向轮至少为两个,均安装在第一转轴上;推动机构,安装在底板一侧前部,推动机构位于外壳内;对齐机构,安装在底板中部。
进一步地,推动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为两个,均安装在底板一侧;第二转轴,第二转轴至少为两个,均转动式安装在两个第一支撑架之间;第一平皮带,通过皮带轮安装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第二转轴之间;第一滚轮,第一滚轮至少为两个,均安装在第二转轴上;第二平皮带,通过皮带轮安装在第二转轴之间。
进一步地,对齐机构包括有:安装板,安装在底板一侧中部,安装板位于第二转轴下方;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至少为两个,均转动式安装在安装板两侧;第二导向轮,第二导向轮至少为两个,均转动式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上;第一滑杆,第一滑杆至少为两个,均滑动式安装在安装板两侧,第一滑杆均与相近的第二支撑架活动式连接;第二滑杆,第二滑杆至少为两个,均滑动式安装在安装板上;凸块,凸块至少为两个,均安装在第二滑杆上,凸块均与相近的第二支撑架配合;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至少为两个,均安装在第二滑杆与安装板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放料机构,放料机构包括有:连接板,转动式安装在底板一侧,连接板一端位于第一导向轮左侧;第一连接轴,安装在连接板上;第二连接轴,安装在底板一侧,第二连接轴位于连接板一侧;第二弹簧,安装在第二连接轴与第一连接轴之间;第三连接轴,转动式安装在第一连接轴上部;第三滑杆,转动式安装在第三连接轴上;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为两个,均安装在底板中部两侧,第一支撑杆均与第三滑杆滑动式连接;第三转轴,转动式安装在底板另一侧,第三转轴与第三滑杆转动式连接;支撑板,安装在底板另一侧;圆盘,圆盘为两个,均转动式安装在支撑板上部;曲轴连杆,转动式安装在两个圆盘之间;第二锥齿轮组,安装在其中一个圆盘与第三转轴之间;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至少为两个,均安装在底板另一侧;料箱,安装在第二支撑杆上部之间,料箱内设有两个斜板;第一转轮,转动式安装在料箱内下部,第一转轮与另一个圆盘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华辉,未经陈华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037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