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动态靶标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03691.1 | 申请日: | 202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8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高亮;李剑洪;安岩;李响;张家齐;宋延嵩;董科研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41J9/00 | 分类号: | F41J9/00;G02B7/182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盈创中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5 | 代理人: | 柳维军 |
地址: | 130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动态 靶标 检测 系统 | ||
1.一种多功能动态靶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主体支撑部分、升降机构、摆臂机构、回转机构、动态光源模拟及子成像系统,总控电子系统,主体支撑部分包括三节不同高度的支撑座,以实现不同大间距的高度调节,升降机构包括滑块、电机、丝杠、导轨、轴承,以实现小间距的高度调节;摆臂机构包括摆臂、导向反射镜、调整基座和配重块,以实现光源的接收和准直;回转机构包括编码器、电机、第一角接触球轴承、第二角接触球轴承、轴承,以实现摆臂机构的旋转;动态光源模拟及成像子系统包括望远单元、红外发射单元、激光发射单元、激光接收单元、第一分光片、第二分光片、振镜、CCD,实现了红外和激光的点目标源动态模拟和高精度闭环跟踪精度反馈功能;总控电系统包括电源系统和总控系统,以实现对整个设备的驱动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动态靶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全长1.5m,导轨有对称两排,每排导轨有效行程400mm,每排滑轨高度为0.95m,两排滑轨上设有四个滑块,每排导轨用个M14螺丝使之固定在升降架上;丝杠选用梯形丝杠,经过两个轴承座固定,丝杠的控制方式为步进电机带动转速器运动,半闭环控制,在起始位置和终点位置安装霍尔开关,作为升降结构的限位;升降机构反复精度为±0.5mm,定位精度为±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动态靶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摆臂总长度为1500mm,光束第一导向反射镜放置在摆臂中间位置,光束第二导向反射镜和配重块放置在摆臂两端,摆臂上设有位置孔,方便第一导向反射镜和第二导向反射镜在一定位置的调整,并采用钢制的配重块来配平,配重块里面加铅块,使重心在回转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动态靶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导向反射镜的尺寸为长边160mm,短边115mm,材质为K9光学玻璃的八边形单反镜,通光口径100mm,第一导向反射镜采用尺寸为长边150mm,短边120mm,材质为K9光学玻璃的八边形单反镜,通光口径105mm,两者镜座用M6螺钉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动态靶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回转机构由编码器、电机、角接触球轴承、轴承组成,回转机构采用了中空孔电机,中空孔直径≥100mm,靶标旋转角速度0°/s ~ 90°/s,中空电机在满足光路传输无遮挡情况下,实现了摆臂的高速回转;其中,轴系采用串联装配布局,中空轴上安装的部件有:力矩电机的转子、轴承、编码器依次串联安装在中空轴上,靠近摆臂一侧使用一对高精度的第一角接触轴承,另外一侧使用第二角接触球轴承作为支撑端,把编码器安装在配对的角接触轴承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动态靶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的动态光源模拟及成像子系统从光路组成方面主要包括激光光路和红外光路两大部分,激光光路包括望远单元、激光发射单元、激光接收单元,红外光路主要为红外发射单元,同时,系统带有第一导向反射镜、第二导向反射镜、振镜、CCD、第一分光片、第二分光片光路辅助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动态靶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望远单元21作为望远单元天线使用,采用了扩束比为5倍卡式系统结构,工作波段为600nm~700nm、808nm±5nm、3-5μm;出射口径:Φ9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动态靶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红外发射单元以实现中波波段点光源目标模拟,光源采用腔室黑体,设计波长覆盖3-5μm,星点尺寸为Φ0.05mm;激光发射单元以实现激光的点光源目标模拟,波长为808nm;束散角优于50μrad;激光接收单元主要用于检测高能激光系统发出的光斑运动情况;波长范围为600~700nm;视场为6mrad;检测角分辨率为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0369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