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退热贴用凝胶及医用退热贴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00938.4 | 申请日: | 2022-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50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汪淮胜;陈太博;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涛生医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K31/16;A61K47/32;A61P29/00;A61F7/02 |
代理公司: | 海南盛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6005 | 代理人: | 吴燕梅 |
地址: | 570311 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南海大道26***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退热 凝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退热贴用凝胶及医用退热贴的制备方法,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所述退热凝胶包括甘油、聚丙烯酸钠、聚乙烯比咯烷酮、防腐剂和纯水;医用退热贴的制备方法包括称量、制备水相、制备油相、制备凝胶和涂布。本发明公开的退热贴用凝胶降温持久温和,可以长时间牢牢的黏在皮肤上,防止从头上掉落下来;采用制凉剂WS‑23代替目前市面上医用退热贴中的薄荷脑等成分,薄荷脑对于婴幼儿皮肤来说更易过敏,而WS‑23具感极高的凉味活性,没有薄荷脑的苦涩、辛辣感,没有灼烧、麻木和刺激等副作用,可以更好的降低过敏的现象。本发明公开的制备医用退热贴的方法操作简单、只需冷配和搅拌即可,因此制备方便、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退热贴用凝胶及医用退热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发热是疾病的信号,它能反映体内病情演变或暗示潜在的病变的存在,可作为诊断、判断和预后的重要参考。传统的物理退热方法有冰袋冷却、冷水毛巾敷贴降温、酒精擦身等。这些方法都有使用不便的缺点。退热贴也叫退热贴片、降温贴、冷敷贴、一贴凉,是以凝胶为载体,通过凝胶内水分的汽化带走人体局部大量热量,起到降温、退热的作用。退热贴基本构造由料膜、非织造布以及凝胶层组成,凝胶层包括医用高分子凝胶、薄荷、冰片和水,因此,凝胶层为主要功效部分。退热贴属于物理降温,其无需口服,不良反应少或几乎没有,被广泛运用于小儿发热发烧、消夏及高温作业等情况。
然而目前市面上的退热贴多采用薄荷脑来制凉,但是薄荷脑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当产品中加入了乙醇后会经常引起婴幼儿使用时过敏,同时随着降温剂的快速挥发,使得后续降温效果显著下降,需要频繁更换新的降温贴才能达到长效降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散热速度快、持久、不易脱落且防过敏的一种医用退热贴用凝胶及医用退热贴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医用退热凝胶,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进一步地,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作为优选方案,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进一步地,所述防腐剂为GC-04。
进一步地,所述聚丙烯酸钠为NP 700聚丙烯酸钠。
一种医用退热贴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称量:按配方比例称取各原料,备用;
S2.制备水相:取聚乙烯比咯烷酮、酒石酸和N,2,3.三甲基-2-异丙基丁酰胺,加入纯水中并搅拌至完全溶解,即为制备的水性;
S3.制备油相:取聚丙烯酸钠、甘羟铝和防腐剂加入到甘油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即为制备的油相;
S4.制备凝胶:将步骤S1制备的水相倒入到步骤S2制备的水相中进行搅拌,形成水凝胶;
S5.涂布:首先铺一层聚乙烯薄膜,然后在聚乙烯薄膜上铺一层无纺布,将水凝胶通过涂布机涂布在无纺布上,最后在凝胶上再覆盖一层聚乙烯薄膜,再经裁剪得到医用退热贴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涛生医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海南涛生医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009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