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5G-V2X覆盖下的车载单元融合扣费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00889.4 | 申请日: | 2022-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59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施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荃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15/02 | 分类号: | G07B15/02;H04W4/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清迪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胡乐 |
地址: | 20002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v2x 覆盖 车载 单元 融合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5G‑V2X覆盖下的车载单元融合扣费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执行主体为区域单元控制中心,通过与路侧采集处理单元建立连接,并接收所述路侧采集处理单元发送的第一路侧车辆信息;与V2X‑路侧单元建立连接,并接收所述V2X‑路侧单元发送的第二路侧车辆信息;与车载单元进行双向验证,验证通过后,建立扣费通信流程,完成扣费。本申请车载单元和车辆之间使用4G或5G通信技术,减小布点难度。在车辆协同环境下,可以为车辆出行提供扣费支付解决方案,车载单元作为车辆身份识别单元,并配合感知设备,可以实现无人值守的停车场管理和扣费方案,减少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基于5G-V2X扣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5G-V2X覆盖下的车载单元融合扣费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断增长的汽车保有量与有限的道路面积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除了大力修建道路之外,提高现有道路的利用效率也是重要的一环。在这一背景下,智能交通装置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研究发展的热点。电子不停车收费装置(ETC)及其技术是智能交通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解决收费道路上交通拥挤、堵塞和其它弊端、提高现有道路运行安全和效率的重要技术手段。路边单元(RSU)作为ETC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ETC装置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的可靠保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路边单元安装在高速公路或者城市道路的正上方,高度3.m5.5m,通过与行使在公路或者城市道路上的车辆前挡风玻璃内侧的车载单元(车载单元)进行通信,来实现对于行驶在公路或者城市道路上的车辆进行不停车收费,从而允许车辆高速通过,大大提高公路或者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
目前现有ETC装置中的路边单元采用的实现技术为基于5.8GHz频段的射频识别技术(RFID),路边单元为一个射频信号收发装置,即相当于一个读卡器,用于读取车辆上的无源或者低功耗的车载电子标签中的用户及车辆数据信息,然后传送给后台计算控制中心,待后台计算控制中心结算完之后再将数据发送回车载电子标签。显然该路边(RFID)的ETC装置的路边单元需要在道路上理设大量电感线密,从而带来施工上的繁琐复杂以及通信可靠性的降低等因索,使得现有ETC装置路边单元根本无法满足用户车辆在通行速度(达到100km/h)、通信质量(交易成功率在99%以上)以及通信有效性(可实现图片等信息量大的数据的传输)的要求。
传统的ETC车载单元扣费方案是基于DSRC技术、以太网通信等技术实现。存在以下缺点:通信距离有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通信性能会随着车辆增加而降低。传统ETC系统的OBU无法融合到4G或5G的车联网系统,导致了应用场景单一,很难进行业务扩展。
2020年2月,发改委、交通部、工信部等11个部委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体系基本形成,同时,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5G-V2X)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开展应用,推进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推动5G与车联网协同建设,在这个背景下,将来车辆如何在5G环境下完成扣费就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5G-V2X覆盖下的车载单元融合扣费方法用于解决车辆如何在5G环境下完成扣费的问题。
第一方面,一种基于5G-V2X覆盖下的车载单元融合扣费方法,执行主体为区域单元控制中心,所述方法包括:
与路侧采集处理单元建立连接,并接收所述路侧采集处理单元发送的第一路侧车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路侧车辆信息包括:车辆是否进入待检测范围信息和车辆状态信息,其中,所述车辆状态信息为车辆静止或运动;
与V2X-路侧单元建立连接,并接收所述V2X-路侧单元发送的第二路侧车辆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路侧车辆信息包括:车辆用户数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路侧车辆信息及所述第二路侧车辆信息,与车载单元进行双向验证,验证通过后,建立扣费通信流程,完成扣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荃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荃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008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