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起重设备控制液压抓梁打开大型孔口盖板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00525.6 | 申请日: | 202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58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包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9/00 | 分类号: | E02B9/00;B66F19/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覃诗龙 |
地址: | 4430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 设备 控制 液压 打开 大型 孔口 盖板 装置 方法 | ||
一种起重设备控制液压抓梁打开大型孔口盖板装置及方法,它包括爪型支撑组件、托臂、开合臂、盖板和齿轮座,采用爪型支撑组件及托臂与盖板连接,托臂和开合臂与齿轮座连接,部分托臂和开合臂的端头设置的齿轮在齿轮座的槽口内相互啮合,开合臂和配重臂相互间隔布设,配重臂和托臂在齿轮座的槽口内相互啮合,液压抓梁上的定位筒向下顶动圆形凸台,开合臂和托臂上的齿轮相互旋转带动托臂向设备孔上部翻转,托臂带动盖板向设备孔上部翻转打开,与伸出设备孔外的支爪和支撑杆组成防护,围合在设备孔周围,实现了自动开盖并形成防护,无需人员靠近孔口开启,提高了安全性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电站孔口安全防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起重设备控制液压抓梁打开大型孔口盖板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水电站在其进水口流道和尾水流道沿线会设置很多设备孔,如拦污栅门槽孔、检修门门槽孔、工作闸门门槽孔和补气孔等,该类孔的孔口一般尺寸较大,孔口部位的安全防护一般采用混凝土盖板或钢结构盖板对其进行有效遮盖防护,可确保孔口部位人员通行安全,现场如需对孔内设备进行操作,就需要将该孔口部位的盖板进行打开操作,才能对孔内设备进行检修或维护工作。
但这种大型孔口盖板的开盖工作比较麻烦,目前,我们一般的做法是,通过起重设备进行起吊盖板进行开盖操作,将混凝土或钢结构盖板从孔口部位移除,然后在孔口部位搭设临时的安全防护围栏,确保孔口四周人员通行和作业安全,但这种方式非常浪费人力物力,需要工作人员配合起重设备对盖板进行辅助起吊,才能完成盖板拆除工作;同时,孔口部位盖板打开后,还需要在该孔口部位搭设临时的安全隔离围栏,以确保该孔口区域作业安全,但现场临时搭设的隔离围栏存在很多缺陷,如孔口部位无固定的安装点,无法有效的将隔离围栏固定在孔口部位,如侧方位受外力撞击,隔离围栏容易发生移动现象,从而无法有效的起到安全隔离的作用;同时,临时隔离围栏的搭拆、转运非常浪费时间,增加了劳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起重设备控制液压抓梁打开大型孔口盖板装置及方法,采用爪型支撑组件及托臂与盖板连接,托臂和开合臂与齿轮座连接,部分托臂和开合臂的端头设置的齿轮在齿轮座的槽口内相互啮合,开合臂和配重臂相互间隔布设,配重臂和托臂在齿轮座的槽口内相互啮合,液压抓梁上的定位筒向下顶动圆形凸台,开合臂和托臂上的齿轮相互旋转带动托臂向设备孔上部翻转,托臂带动盖板向设备孔上部翻转打开,与伸出设备孔外的支爪和支撑杆组成防护,围合在设备孔周围,实现了自动开盖并形成防护,无需人员靠近孔口开启,提高了安全性和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起重设备控制液压抓梁打开大型孔口盖板装置,它包括爪型支撑组件、托臂、开合臂、盖板和齿轮座;所述爪型支撑组件的多个支爪分别与两个盖板的两端连接,多个托臂相互对称与两个盖板连接且与齿轮座销轴连接,开合臂间隔与齿轮座销轴连接;托臂和开合臂的端头设置的齿轮在齿轮座的槽口内相互啮合,开合臂受力后驱动托臂带动盖板翻转及多个支爪展开形成防护结构。
所述爪型支撑组件包括滑轨滑动配合的支撑杆,多个支爪分别与伸出滑轨外的支撑杆连接;滑轨的滑槽下端设置的挡板对支撑杆进行限位。
所述支爪为单节活塞杆或多节活塞杆,活塞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杆的两侧铰接,活塞杆另一端销轴连接的耳板分别与盖板连接。
所述托臂为槽型型材,位于槽型型材一端设置齿轮,盖板与槽型型材固定连接。
所述开合臂为中部弯折的实心型材,位于实心型材一端设置齿轮,位于实心型材一侧设置半圆形凸块;两个盖板两侧相互对称的开合臂在水平状体时相互接触,相互接触的两个开合臂上的两个半圆形凸块形成圆形凸台。
所述盖板为网格板,位于一侧设置多个避让槽,位于另一侧设置多个避让孔。
所述齿轮座包括平板中部连接的两个垂直板组成的槽口,两个轴孔侧向贯穿两个垂直板,位于垂直板两侧的平板两端设置安装孔;销轴穿过轴孔与其配合,位于销轴的轴体上设置自润滑轴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005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