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近红外化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997465.3 | 申请日: | 2022-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5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 发明(设计)人: | 唐本忠;郑正;林荣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417/06 | 分类号: | C07D417/06;C09K11/06;A61K4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车大莹;郭伟刚 |
| 地址: | 中国香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聚集 诱导 发光 特性 红外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近红外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化合物具有下式所示的结构:
其中,R1和R2分别选自H、烷基、不饱和烷基、杂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杂芳基、烷基-NCS、烷基-N3和烷基-NH2中的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化合物为DCBT:
3.如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近红外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化合物具有高亮度近红外荧光发射特性。
4.如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近红外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化合物在近红外区域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
5.如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近红外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化合物具有近红外三光子吸收特性。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近红外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由化合物A和二苯胺衍生物反应得到化合物B;以及
化合物B与吸电子受体C通过Knoevenagel缩合反应生成目标化合物。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近红外化合物在小鼠脑血管的三光子生物成像中的非诊断或治疗的应用。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近红外化合物在小鼠穿颅脑血管三光子生物成像中的非诊断或治疗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科技大学,未经香港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974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