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建筑吊装设备的配平对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95050.2 | 申请日: | 2022-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5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印;刘峰;耿兴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08 | 分类号: | B66C13/08;B66C13/48;B66C13/46;B66C13/16;B66C13/12;B66C1/12;B66C1/66;E04G21/14 |
代理公司: | 沧州市国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8 | 代理人: | 杨月雯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建筑 吊装 设备 对位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吊装设备的配平对位系统,包括用于吊装的叠合楼板,在叠合楼板的顶部装配有配平调节器,配平调节器的顶端装配有吊装器,本发明设置了一种由控制系统、配平系统、传感器集成系统和供电系统构成的装配式建筑的吊装系统,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叠合楼板等大平面部件的吊装,在吊装时将吊装钢缆底端的挂钩挂在吊装器的位置,并将平衡传感器放置在楼板的上表面,随后在吊装的过程中传感器集成系统配合控制系统的计算得出吊装的叠合楼板的平整程度,进而通过调整电机的转动对四根吊装钢缆的长短进行调整,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吊装设备吊装过程麻烦,而且在吊装过程中,遇到突然的风力变化造成部件偏转容易掉落造成危险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建筑吊装设备的配平对位系统。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
现有的吊装设备在吊装前需要计算吊装位置与吊装钢缆的长度距离才能够进行吊装,吊装不同的部件需要不断地调整吊接钢缆的长度,导致吊装的预备过程麻烦,而且在吊装过程中,遇到突然的风力变化造成部件偏转容易掉落造成危险,鉴于以上问题,特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吊装设备的配平对位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吊装设备的配平对位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吊装设备的配平对位系统,包括用于吊装的叠合楼板,在叠合楼板的顶部装配有配平调节器,所述配平调节器的顶端装配有吊装器;
所述吊装器能够带动配平调节器前后左右移动,所述吊装器的顶部装配在塔吊位移部位;
所述吊装器和配平调节器的底部装配有一个平衡传感器,在吊装器的顶端装配有风力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
吊装器、配平调节器和平衡传感器中使用到的整体系统包括后台计算机和PLC编程控制器组成的控制系统、有配平调节器以及装配在配平调节器两端的拉力传感器构成的配平系统、以及外部风速、风向和定位功能的传感器集成系统,且控制系统、配平系统和传感器集成系统均由供电系统供电。
优选的,所述吊装器包括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底端装配有第一位移器,所述第一位移器的底端装配有第二位移器,所述第二位移器的底端装配有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连接器、第一位移器和第二位移器之间均装配有能够支撑吊装强度的滑轨结构,且在滑轨结构的附近装配有丝杠传动或者蜗杆齿轮和齿条传动的位移装置,且连接器与第一位移器之间的位移装置和第一位移器和第二位移器之间的位置装置传动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配平调节器包括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的底端铰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装配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装配有蜗杆齿轮,所述蜗杆齿轮的外侧通过齿轮啮合的方式装配有电机,所述电机装配在铰接杆的滑槽内部且不影响滑杆运转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滑杆与蜗杆齿轮之间的抗拉力最小为2吨,且在滑杆的外侧与铰接杆之间装配有随动的液压杆结构。
优选的,所述滑杆的底端装配有吊装钢缆,所述吊接钢缆与滑杆之间以及吊装钢缆与叠合楼板连接处均装配有拉力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平衡传感器的内部装配有电子水平仪,电子水平仪的顶端装配有导线,且导线向上从吊装器的位置绕过装配在传感器集成系统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一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南一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950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