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连接器可靠性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94813.1 | 申请日: | 2022-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56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马金伟;邵国韦;刘宏伟;孙铨钰;周浩;王涛;高同国;马文豪;李元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31/69 | 分类号: | G01R31/69;G01R31/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段宇轩 |
地址: | 22206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可靠性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可靠性测试装置,包括机械装置和控制装置;机械装置包括托板,托板上固定有压力测试机构、扭矩测试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压力测试机构端侧安装电连接器插座,所述扭矩测试机构靠近电连接器插座的端侧安装电连接器插头,扭矩测试机构用于测试扭矩值;所述电连接器插头的甩线通过扭矩测试机构引到外部,所述电连接器插座的甩线通过压力测试机构引到外部,甩线均接入控制装置;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扭矩测试机构,带动电连接器插头转动,模拟电连接器的拧紧和拧松;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压力测试机构、扭矩测试机构和驱动机构。本发明能有效评估电连接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电一体化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可靠性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根据形状不同分为圆形电连接器和矩形电连接器,也被称为航插,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通讯卫星、武器装备等领域。电连接器由于其应用领域的特殊性,需要具有高可靠性。电连接器作为型号与武器装备中的一种基本元器件,主要用来传递电信号与电能,其在武器装备中的应用数量非常之多,如果其中有一处出现故障将会导致整个装备发生故障,因此电连接器的贮存可靠性对于整个装备来说异常重要。为了确保电连接器的贮存可靠性满足军方的使用要求,需要在短时间内准确的评估出产品的贮存可靠性水平。
现有评估电连接器可靠性的方式主要有温度加速试验、振动加速试验和插拔加速试验。为使插拔加速试验更加可靠有效,尽可能减少评估偏差,研制一款快速插拔电连接器的专用可靠性测试装置是非常有意义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可靠性测试装置,能够实现电连接器的反复快速插拔,并实时监测插拔过程中的受力和接触阻抗信息,能有效评估电连接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电连接器可靠性测试装置,包括机械装置和控制装置;机械装置包括托板,托板上固定有压力测试机构、扭矩测试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压力测试机构端侧安装电连接器插座,用于测试压力值,所述扭矩测试机构靠近电连接器插座的端侧安装电连接器插头,扭矩测试机构用于测试旋转过程中的扭矩值;所述电连接器插头的甩线通过扭矩测试机构引到外部,所述电连接器插座的甩线通过压力测试机构引到外部,甩线均接入控制装置;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扭矩测试机构,带动电连接器插头转动,模拟电连接器的拧紧和拧松;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压力测试机构、扭矩测试机构和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架、步进电机和第一轴套;所述步进电机通过第一支架固定在托板,步进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第一支架上的孔并通过第一轴套与扭矩测试机构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扭矩测试机构包括扭矩传感器、第二轴套、夹紧套、轴承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在托板上,第二支架上设有孔,孔内安装轴承,所述夹紧套通过轴承与第二支架连接,夹紧套的一端通过第二轴套与扭矩传感器一端连接,另一端固定电连接器插头,扭矩传感器的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测试机构包括压力传感器、第三支架、导杆压板和弹簧;所述第三支架固定在托板上,所述导杆压板一侧通过导杆与第三支架固定连接,该侧安装压力传感器,另一侧安装电连接器插座,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弹簧一端连接,弹簧另一端与第三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电连接器插座的甩线通过导杆压板上的导杆压板出线孔引到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人机交互单元和单片机控制单元,所述人机交互单元与单片机控制单元通信连接,人机交互单元用于参数设定、数据显示和数据分析;所述单片机控制单元与电连接器插头的尾线、电连接器插座的尾线、压力测试机构、扭矩测试机构和驱动机构连接,用于采集测试数据。
鉴于本发明的上述结构,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装置结构简单,结构件加工精度要求低,整台装置成本较低,其具有很好的经济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948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