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化钛MXene纤维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93882.0 | 申请日: | 2022-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41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程群峰;周天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5/513 | 分类号: | D06M15/513;D01F9/08;D01F11/00;D01D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李晓莉;邓治平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化 mxene 纤维 纳米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碳化钛MXene纤维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MAX相通过刻蚀剂进行化学刻蚀,加热条件下反应,经洗涤、振荡剥离以及梯度离心分离步骤制备成单层MXene纳米片水分散液;
(2)将所述单层MXene纳米片水分散液与戊二醛水溶液(GA)进行混合搅拌反应,形成具有单层MXene纳米片与戊二醛的均匀分散液;
(3)将步骤(2)所得到MXene纳米片和戊二醛均匀分散液通过湿法纺丝设备,以氯化铵/氨水为凝固浴,水为洗涤液,聚乙烯醇为二次交联剂,制备MXene纤维纳米复合材料;
(4)将步骤(3)中的MXene纤维纳米复合材料进一步放入聚碳酸酯(PC)聚合物预制棒中,采用热拉成型方法获得带聚碳酸酯保护层的MXene纤维纳米复合材料碳化钛-戊二醛-聚乙烯醇-聚碳酸酯(MGP-T);
(5)将步骤(4)中MXene纤维纳米复合材料再次经过低温拉伸处理制备带聚碳酸酯保护层的MXene纤维纳米复合材料碳化钛-戊二醛-聚乙烯醇-聚碳酸酯/低温拉伸处理(MGP-TL);其中,所述低温是指拉伸处理温度低于步骤(4)中热拉成型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钛MXene纤维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采用振荡剥离及梯度离心分离步骤制备成单层MXene纳米片水散液为:将风琴状MXene相分散于水中,经过密闭振荡13-39 min,再经过梯度离心分离,得到MXene纳米片水分散液;步骤(2)中,再将戊二醛水溶液加入到MXene纳米片水分散液中,戊二醛与MXene纳米片的质量比控制在1-5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钛MXene纤维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搅拌反应时间为6-12 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钛MXene纤维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以单层MXene纳米片与戊二醛的总质量计调控戊二醛质量分数在2-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钛MXene纤维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湿法纺丝法制备得MXene纤维纳米复合材料的过程为:首先将MXene纳米片和戊二醛均匀分散液制备成浓度为15-50 mg mL-1,分别经过凝固浴和洗液;待室温干燥后,即得到直径为50-60 μm的MXene纤维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控制纺丝过程中的拉伸比0.5-2.8得到取向因子在0.810-0.849且孔隙率在19.2-14.2%的MXene纤维纳米复合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钛MXene纤维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将步骤(4)纤维再进一步利用聚乙烯醇进行二次交联,其中通过控制聚乙烯醇交联剂收集速度比为1.0-3.0来控制纤维中聚乙烯醇的质量分数为1-15%之间,室温下进行干燥24-48 h,即制备得MXene纤维纳米复合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钛MXene纤维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为:调控纤维中聚乙烯醇与MXene和戊二醛的质量分数在1-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钛MXene纤维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为:将步骤(3)的MXene纤维纳米复合材料置于内径为6-8 mm的聚碳酸酯预制棒中,然后将预制棒置于热拉炉中,在炉上部温度为150 ºC,中部温度为350 ºC中进行拉伸,得到聚碳酸酯保护层的MXene纤维纳米复合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钛MXene纤维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为:控制在热拉过程中上部送料速度和下部纤维收集速度的拉进比在1.26-1.41范围内,通过表征不同拉伸比MXene纤维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取向因子为0.891以及孔隙率为5.7%MXene纤维纳米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9388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化炉用燃烧器
- 下一篇:一种地址信息的匹配方法、装置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