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锻散热器基板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86704.5 | 申请日: | 202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91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靖林;武旭红;庾高峰;马明月;杨帆;吴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2 | 分类号: | C22C1/02;C22C1/06;C22C9/00;C22F1/02;C22F1/08;B22D11/00;C21D9/00;B21C37/02;B21J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潘卫锋 |
地址: | 710077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器 生产工艺 | ||
1.一种冷锻散热器基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配料
按重量百分含量计,原料中Cr元素的百分含量为0.25~0.35%,Cu元素的百分含量为99.65~99.75%;其中,所述Cr元素来源于铬包芯线,Cu元素来源于无氧铜杆;
S2、熔炼、铸造
S2-1、将步骤S1所述铬包芯线和无氧铜杆分别放入石墨坩埚中,然后将石墨坩埚置于感应炉中加热至1150~1350℃,待铬包芯线和无氧铜杆完全熔化后继续精炼20~45min,得到合金溶液;其中,熔炼过程中向感应炉中充入0.01~0.02MPa的氩气;
S2-2、将步骤S2-1所得合金溶液注入结晶器中,控制所述结晶器冷却水套内冷却水压力为0.25~0.45MPa;待合金溶液冷却至900~1000℃,利用连铸机进行上引连续铸造,得到Φ20~30mm的盘圆铜杆坯料;其中,所述连铸机的上引速度为300~700mm/min,上引节矩为3~20mm;
S3、挤压
将步骤S2-2所得盘圆铜杆坯料采用铜材连续挤压机进行连续挤压处理,挤压模具采用INC718单孔模具,控制挤压速度采为7~9m/min,挤压温度为580~725℃,挤压处理完得到铜排;
S4、冷锻
根据产品尺寸对步骤S3所得铜排进行锯切,然后对锯切后的铜排进行冷锻处理,即可得到冷锻散热器基板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锻散热器基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4完成后,对所述冷锻散热器基板成品进行退火处理,具体操作为:将冷锻散热器基板成品加热至700~750℃,保温3~5h,待冷锻散热器基板成品冷却至300~450℃时出炉空冷,控制退火硬度55~75HR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锻散热器基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锻处理的具体操作为:首先将锯切后的铜排加热至750~790℃,保温30~50min处进行2~4次冷轧处理;然后对冷轧处理后的铜排进行真空退火处理和高温再结晶热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锻散热器基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锯切后的铜排冷锻过程中,首先轴向镦粗,然后径向拔长,所述轴向镦粗比为1:6~8,轴向镦粗单次变形量为5~9%,所述径向拔长比为1:3~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锻散热器基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2完成后,对所述盘圆铜杆坯料进行磷化皂化处理,具体操作为:首先将盘圆铜杆坯料在50~60℃条件下酸洗5~10min,清水漂洗2~4min;然后在70~80℃条件下磷化10~15min,清水漂洗2~4min;最后在80~95℃条件下皂化8~1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锻散热器基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4完成后,将所述冷锻散热器基板成品置入由氟硅酸钠、氟化锌和去离子水按照体积比3:1:50复配而成的混合溶液中浸泡5~15min,控制所述混合溶液的温度为30~4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锻散热器基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1中,首先将铬包芯线裁剪成100~240cm的小段,将无氧铜杆锯切成100~240mm的小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锻散热器基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1中,铬包芯线和无氧铜杆熔炼过程中,向石墨坩埚中加入精炼剂,所述精炼剂的加入量为铬包芯线和无氧铜杆总质量的5~9%wt,精炼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四氟铝酸钾1~3份、六硼化钙3~5份、粉煤灰4~8份、氟硼酸钠5~10份、硫酸铍2~4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冷锻散热器基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氧铜杆锯切完成后,将锯切后的铜段在850~950℃条件下高温内氧化处理2~3h,然后将高温内氧化完成后的铜段粉碎成粒度为400~750目的铜粉,并将所述铜粉在350~550℃条件下还原处理3~5h。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锻散热器基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锯切后的铜排冷锻过程中,首先轴向镦粗,然后径向拔长,所述轴向镦粗比为1:6~8,轴向镦粗单次变形量为5~9%,所述径向拔长比为1: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8670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