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裂缝渗透率的定量计算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84819.0 | 申请日: | 202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91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雄炎;秦瑞宝;曹景记;魏丹;汪鹏;叶信宇;李铭宇;黄涛;李利;宋蓉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17/18 | 分类号: | G06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冀志华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裂缝 渗透 定量 计算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裂缝渗透率的定量计算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基于获取的待分析油气田裂缝性储层各井的测井数据,确定各井中裂缝性储层的岩石矿物组分含量;基于待分析油气田裂缝性储层各井的岩石矿物组分含量以及斯通利波和电成像测井数据,计算得到待分析油气田中裂缝渗透率与裂缝孔隙度和裂缝宽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基于待分析油气田新钻井中的电成像测井数据,以及所述函数关系,计算得到该新钻井中裂缝性储层的裂缝渗透率。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裂缝渗透率的定量计算方法和系统,特别是关于一种裂缝性储层裂缝渗透率的定量计算方法和系统,属于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向地球深部进军,拓展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与战略意义。目前,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达671亿吨油当量,占中国资源总量的34%,也是未来油气勘探开发的现实领域。随着油气勘探开发不断向深层、超深层发展,裂缝性储层逐渐成为增储上产的主力,其中,裂缝是油气渗流的主要通道和产能贡献的重要因素。裂缝渗透率是评价裂缝有效性、预测裂缝性储层产能的关键参数,但裂缝渗透率的计算方法一直以来是业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裂缝渗透率的计算方法有两大类:第一类是根据裂缝宽度的大小,直接赋予裂缝渗透率一个定值,但该方法未能定量计算裂缝渗透率。第二类是通过岩石物理实验,通过带有裂缝的岩心,实验测量岩心的裂缝宽度和裂缝渗透率,并建立岩心的裂缝宽度与裂缝渗透率之间的函数关系;但该方法主要是根据实验手段获得,不同尺度的裂缝宽度与裂缝渗透率之间的函数关系不尽相同,尤其是裂缝渗透率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未能得到实际资料的验证,从而给裂缝渗透率的计算结果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深层、超深层的作业成本非常高,裂缝性储层的准确评价,不仅可以大幅节约作业费用,而且可以优化井位部署和井位数量,从而大幅提高经济效益。由于没有明确裂缝渗透率的评价和检验方法,目前业界尚未形成裂缝渗透率的定量计算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裂缝渗透率的定量计算方法和系统,能够准确计算深层、超深层中裂缝性储层的裂缝渗透率,为评价裂缝有效性、预测裂缝性储层产能奠定基础,从而有效地提高深层、超深层裂缝性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裂缝渗透率的定量计算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获取的待分析油气田裂缝性储层在各井处的测井数据和岩心样品物性分析实验数据,确定待分析油气田裂缝性储层在各井处的岩石矿物组分含量;
基于待分析油气田裂缝性储层在各井处的岩石矿物组分含量以及对应的斯通利波和电成像测井数据,计算得到待分析油气田裂缝性储层中裂缝渗透率与裂缝孔隙度和裂缝宽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基于待分析油气田裂缝性储层在新钻井中的电成像测井数据,以及得到的函数关系,计算得到待分析油气田裂缝性储层在新钻井处的裂缝渗透率。
进一步,所述基于获取的待分析油气田裂缝性储层在各井处的测井数据和岩心样品物性分析实验数据,确定待分析油气田裂缝性储层在各井处的岩石矿物组分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待分析油气田裂缝性储层在各井中预设深度下的岩心样品,开展岩心样品的物性分析实验,测量得到各岩心样品的孔隙度,作为各井的岩心孔隙度;
基于获取的待分析油气田裂缝性储层的一系列测井数据,计算得到与岩心孔隙度误差最小的测井孔隙度,并基于该测井孔隙度得到裂缝性储层在该井处的岩石矿物组分含量。
进一步,所述基于待分析油气田裂缝性储层在各井处的岩石矿物组分含量以及对应的斯通利波和电成像测井数据,计算得到待分析油气田裂缝性储层中裂缝渗透率与裂缝孔隙度和裂缝宽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未经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848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有效阻垢的板式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方便爬坡的砂石运输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