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温-辐射耦合测试工况下试件热应变的解耦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84555.9 | 申请日: | 202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6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周帆;王月;武金模;刘小勇;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5/00 | 分类号: | G01N25/00;G01B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于腾昊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温 辐射 耦合 测试 工况 下试件热 应变 方法 | ||
1.一种环温-辐射耦合测试工况下试件热应变的解耦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分别构建环温单一测试工况、辐射单一测试工况下,试件热应变测试信号的表达式,得到第一表达式和第二表达式;
根据目标环境温度对所述第一表达式进行求解,得到环温单一测试工况下的试件热应变测试信号,记为第一热应变测试信号;
根据所述目标环境温度构建环温传递函数,并根据所述目标环境温度和所述传递函数得到弱化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弱化环境温度和辐射强度对所述第二表达式进行求解,得到辐射单一测试工况下的试件热应变测试信号,记为第二热应变测试信号;
根据所述传递函数、所述第一热应变测试信号和所述第二热应变测试信号,得到环温-辐射耦合测试工况下的试件热应变测试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传递函数、所述第一热应变测试信号和所述第二热应变测试信号,得到环温-辐射耦合测试工况下的试件热应变测试信号,包括:
构建环温-辐射耦合测试工况下,试件热应变测试信号的表达式,得到第三表达式;
根据所述第一表达式、所述第二表达式和所述第三表达式,构建解耦测试表达式;
根据所述解耦测试表达式、所述传递函数、所述第一热应变测试信号和所述第二热应变测试信号,得到环温-辐射耦合测试工况下的试件热应变测试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表达式为:
所述第二表达式为:
所述第三表达式为:
其中,ρ为试件的密度,c为试件的比热容,τ为时间间隔,λ为试件的导热率,h(x,y)为对流换热系数,δ为试件的厚度,x为试件的长度,y为试件的宽度,α为辐射吸收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目标环境温度对所述第一表达式进行求解,包括:
对所述第一表达式进行S域变换,得到第一函数,并根据所述目标环境温度的S域函数和所述第一函数,得到所述第一热应变测试信号;
所述根据所述弱化环境温度对所述第二表达式进行求解,包括:
对所述第二表达式进行S域变换,得到第二函数,并根据所述弱化环境温度的S域函数和所述第二函数,得到所述第二热应变测试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环境温度构建环温传递函数,并根据所述目标环境温度和所述传递得到弱化环境温度,包括:
构建所述环温传递函数其中,为所述弱化环境温度的S域函数,Ta(s)为所述目标环境温度的S域函数;
根据所述目标环境温度的S域函数、所述环温传递函数和目标环境试验舱提供的温度曲线,得到所述弱化环境温度的S域函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表达式、所述第二表达式和所述第三表达式,构建解耦测试表达式,包括:
对所述第三表达式进行S域变换,得到第三函数;
根据所述第一函数、所述第二函数、所述第三函数,得到所述解耦测试表达式其中,T(s)为所述环温-辐射耦合测试工况下的试件热应变测试信号,T1(s)、T2(s)分别为所述第一热应变测试信号、所述第二热应变测试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构建试件的二维热应力关系式;
根据所述二维热应力关系式和所述环温-辐射耦合测试工况下的试件热应变测试信号,得到平面应力状态下,试件主应力、主应变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维热应力关系式为:
其中,为试件沿长度方向的变形量,为试件沿宽度方向的变形量,μ为泊松比,β为热膨胀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未经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8455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