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排井孔边梁的安装形式及车站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83121.7 | 申请日: | 202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5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罗伟洲;杨朋;高鲲;陈宇翔;赵品祥;王呼佳;朱宏海;倪安斌;邹育;王宝峰;刘柏龄;袁文俊;卫军;孙琮涵;韦青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7/00 | 分类号: | E04F17/00;E04F17/02;E04C3/20;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冯精恒 |
地址: | 6100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排井孔边梁 安装 形式 车站 施工 方法 | ||
1.一种轨排井孔边梁的安装形式,包括轨排井纵梁和横梁(12),其特征在于,在两侧的车站侧墙(6)处分别相对设置所述轨排井纵梁,所述轨排井纵梁沿线路方向设置,两个所述轨排井纵梁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相应侧的所述侧墙(6),在两个所述轨排井纵梁之间设置所述横梁(12)一体连接,所述轨排井纵梁为箱形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排井孔边梁的安装形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形梁的外侧腹板(2)嵌入连接所述侧墙(6),所述外侧腹板(2)与对应侧的所述侧墙(6)的厚度一致,且所述外侧腹板(2)的外侧面与所述侧墙(6)的外侧面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排井孔边梁的安装形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形梁的上部翼板(1)与车站中板(7)对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排井孔边梁的安装形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形梁的顶面位置与所述中板(7)的顶面位置对齐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排井孔边梁的安装形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形梁的上部翼板(1)的厚度与所述中板(7)的厚度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排井孔边梁的安装形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形梁的下部翼板(3)设有过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排井孔边梁的安装形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形梁连接轨行区隔断件(8),所述轨行区隔断件(8)位于所述箱形梁的下部翼板(3)底部且对应所述箱形梁的内侧腹板(4)位置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轨排井孔边梁的安装形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2)的高度与所述箱形梁的高度对齐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轨排井孔边梁的安装形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形梁和所述横梁(12)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10.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轨排井孔边梁的安装形式的车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至少采用三道支撑(14)对顶车站基坑侧壁形成支护体系,其中的两道支撑(14)分别对应箱形轨排井纵梁待设位置的上下部设置,用于在轨排井支护结构形成前后起暂时支护作用,另一道支撑(14)靠近于车站基坑顶部设置;
从下往上先施作负二层的车站底板(11)及两侧的侧墙(6);
拆除完车站负二层的支撑(14)后,再施作车站中板(7),其中车站中板(7)预留轨排井孔,并对应轨排井(13)位置施作轨排井纵梁和横梁(12)形成孔边梁支护结构;
待车站中板的轨排井(13)孔边梁形成框架体系后,拆除负一层的支撑(14),继续施作两侧的侧墙(6)及车站顶板(15),其中车站顶板(15)预留轨排井孔;
最后拆除车站基坑顶部的支撑(14),待通过轨排井完成铺轨作业后,封堵中板、顶板的轨排井孔,回填轨排井范围内的覆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8312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