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减震器组件及具有其的滚筒洗衣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80641.2 | 申请日: | 202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22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园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7/22 | 分类号: | D06F3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占园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角度 减震器 组件 具有 滚筒洗衣机 | ||
本申请公开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减震器组件及具有其的滚筒洗衣机,包括安装板、减震器、连杆、滑片、外桶连接座和电动推杆,所述减震器的固定部底端与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连杆固定于所述减震器的伸缩部顶端,所述滑片设置于所述连杆的端部,所述外桶连接座的靠近减震器侧设有调节滑道,所述调节滑道为圆弧形滑道,且圆弧的中心位于所述减震器固定部底端的转动轴线上,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部底端与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部顶端与所述减震器的固定部外壁转动连接。减震器角度可根据洗衣机外桶震动情况调节,从而增大减震器所提供的阻尼力在外桶震动方向的分力,从而提高减震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洗衣机减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减震器组件及具有其的滚筒洗衣机。
背景技术
滚筒洗衣机是利用电能产生机械作用来洗涤衣物的清洁电器,主要由箱体、内桶、外桶、传动和控制系统等组成。洗衣机一般专指使用水作为主要的清洗液体,又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追求高品质的精致生活,是生活必不可少的家电。随着洗衣机行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滚简洗衣机在洗衣机市场中占用比例越来越大。滚筒洗衣机的支撑减震系统主要由箱体、平衡装置和支撑减震装置等组成,其中平衡装置包括上平衡块、前平衡块和后平衡块等,支撑减震装置主要由吊装弹簧和减震器等组成。
传统的减震器结构为直接安装在外桶两侧,然后用插销固定,头部是TPE橡胶做缓冲。减震的原理是塑料套管内的聚氨酯海绵体与钢套产生阻尼力,达到减震的效果。
在洗衣机低速转动过程中,当衣物偏心过重时,会导致外桶及吊装弹簧震动,甚至会产生“咚咚”的撞击声,此时,减震器对外桶提供阻尼力,减少外桶震动,但是不论外桶是左右震动还是上下震动,减震器所提供的阻尼力方向都是固定的,即阻尼力的水平分力和竖直分力固定,无法根据外桶的实际震动状态进行调节,进而导致减震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减震器组件及具有其的滚筒洗衣机,减震器角度可根据洗衣机外桶震动情况调节,从而增大减震器所提供的阻尼力在外桶震动方向的分力,从而提高减震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滚筒洗衣机减震器均为固定式,减震器对外桶所提供的阻尼力角度固定,即阻尼力的水平分力和竖直分力固定,无法根据外桶的实际震动状态进行调节,进而导致减震效果较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减震器组件,包括安装板、减震器、连杆、滑片、外桶连接座和电动推杆,所述减震器的固定部底端与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连杆固定于所述减震器的伸缩部顶端,且所述连杆与所述减震器相垂直,所述滑片设置于所述连杆的端部,所述外桶连接座的靠近减震器侧设有调节滑道,所述调节滑道为圆弧形滑道,且圆弧的中心位于所述减震器固定部底端的转动轴线上,所述调节滑道靠近减震器侧的外壁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为与所述外桶连接座弧度相匹配的弧形槽,所述连杆位于所述通槽内滑动,所述滑片位于所述调节滑道内滑动,且所述滑片无法脱离所述调节滑道,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部底端与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部顶端与所述减震器的固定部外壁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震器的伸缩部顶端与所述连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两端均设有滑片,所述外桶连接座的靠近减震器侧对称设有两个所述调节滑道;所述减震器的伸缩部上端插入两个所述调节滑道的间隙内,两个所述滑片分别位于两个所述调节滑道内滑动。
优选的,两个所述滑片的外部均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壁与所述调节滑道的弧形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滑道的端部设有滑片进出口,所述通槽的靠近滑片进出口侧贯穿所述调节滑道,所述滑片进出口的外壁设有限位组件,所述滑片与所述限位组件卡接限位。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挡板和滑道固定螺杆,所述挡板的底端与所述滑片进出口的下部外壁转动连接,所述挡板的上部设有第一插孔,所述滑道固定螺杆贯穿所述第一插孔并与所述外桶连接座相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806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