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2-氰乙基)磷酸酯的提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80490.0 | 申请日: | 202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7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天雷;鞠署元;盖陆海;王明华;王圣贤;周景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海科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9/09 | 分类号: | C07F9/09;H01M10/0525;H01M10/056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乐 |
地址: | 257091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基 磷酸酯 提纯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2‑氰乙基)磷酸酯的提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三(2‑氰乙基)磷酸酯粗品和碱液混合后,再加入有机溶剂再次混合后,分离有机相,得到有机相溶液;然后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有机相溶液和稳定剂再经过减压蒸馏后,得到提纯后的三(2‑氰乙基)磷酸酯。本发明提供的三(2‑氰乙基)磷酸酯提纯工艺简单可行,特别使用氮氧自由基稳定剂,使产品在提纯过程中,更加稳定且不易分解或造成其他副反应,产品具有较高的纯度,满足电子级应用要求,更好的拓宽了高纯度三(2‑氰乙基)磷酸酯添加剂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满足锂离子电池的高等级需求,可作为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提高电池的高温性能和循环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三(2-氰乙基)磷酸酯的提纯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锂离子电池通常包括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和壳体,具有工作电压高、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重量轻、自放电少、无记忆效应与性能价格比高等优点,已成为高功率电动车辆、人造卫星、航空航天等领域可充式电源的主要选择对象,特别是在3C、储能、动力等领域均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随着3C产品小型化、新能源汽车长续航里程等发展要求,对锂离子电池的整体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方面。在现有正极、负极体系下,提高电池充电电压是增加电池能量密度最有效途径,但这会给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带来很大挑战。磷酸酯类化合物(如三(三甲基硅烷)磷酸酯、二氟磷酸锂、二氟二草酸磷酸锂等)和腈类化合物(如己二腈、丁二腈、1,3,6-己烷三腈、1,2-二(2-氰乙氧基)乙烷等),作为锂离子电解液的常用添加剂,在改善锂离子电池高电压性能、高温性能和循环性能等方面起到明显的改善效果,尤其是氰基磷酸酯类添加剂,获得了业内的普遍关注。
然而,对于氰基磷酸酯类添加剂而言,氰基(-CN)和磷酸基团均是氰基磷酸酯类添加剂的有效结构,理论上显然该有效结构占比越高,作为添加剂的有益效果越好,但由于空间位阻效应、不同取代度的有机物难以分离等原因,所以目前对于氰基磷酸酯类添加剂的提纯成为其应用的难点之一,而且应用与锂离子电池的添加剂,对于纯度的要求都普遍较高。
因此,随着下游应用行业对于锂离子电池的性能的要求逐步提高,进一步开发磷酸酯类化合物锂离子电解液添加剂的更多的提纯工艺,进一步拓宽其使用的深度和宽度,已成为本领域诸多一线研究人员及科研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2-氰乙基)磷酸酯的提纯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提纯方法,提纯工艺简单可行,产品的纯度能够达到99.95%,满足电子级应用要求。该产品可作为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提高电池的高温性能和循环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2-氰乙基)磷酸酯的提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三(2-氰乙基)磷酸酯粗品和碱液混合后,再加入有机溶剂再次混合后,分离有机相,得到有机相溶液;
2)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有机相溶液和稳定剂再经过减压蒸馏后,得到提纯后的三(2-氰乙基)磷酸酯。
优选的,所述三(2-氰乙基)磷酸酯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
所述三(2-氰乙基)磷酸酯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
所述提纯后的三(2-氰乙基)磷酸酯为电子级三(2-氰乙基)磷酸酯;
所述提纯后的三(2-氰乙基)磷酸酯的纯度大于等于99.9%。
优选的,所述三(2-氰乙基)磷酸酯粗品的纯度为60%~9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海科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海科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804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酚废水萃取脱酚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车辆扭矩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