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上风电预制平台的气囊助浮系统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79348.4 | 申请日: | 202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7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波;张成;陶铁铃;邹尤;汪顺吉;厉泽逸;刘扬波;易伟;韩松;张永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南方海上风电联合开发有限公司;大连港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3/02 | 分类号: | E02D23/02;E02D23/04;E02D27/06;E02D27/4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田辉云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上 预制 平台 气囊 系统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海上风电预制平台的气囊助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载筒型基础(5)的预制平台(1),所述预制平台(1)上端面设有至少一个作为压载水舱的浮箱(11),其中一个所述浮箱(11)兼作控制室和空压机泵房,所述预制平台(1)上均匀设有多个贯穿的气囊孔道(12),所述气囊孔道(12)内设有气囊(3),所述空压机泵房内的空压机通过气管(2)穿过气囊孔道(12)与气囊(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预制平台的气囊助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平台(1)为方形驳,在其四个角上均设有一个浮箱(11),分别为第一浮箱、第二浮箱、第三浮箱和第四浮箱,所述控制室和空压机泵房设置在第一浮箱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风电预制平台的气囊助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平台(1)的长宽高依次为50m、50m、1.8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预制平台的气囊助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平台(1)上均匀布置有16个气囊孔道(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上风电预制平台的气囊助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孔道(12)上部孔径小,下部孔径大,所述气囊(3)设置在气囊孔道(12)孔径大的下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上风电预制平台的气囊助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孔道(12)上部孔径为350mm,处于预制平台(1)上甲板至型深1m处;所述气囊孔道(12)下部孔径为1100mm,处于型深1m至1.8m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预制平台的气囊助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平台(1)上甲板面气囊孔道(12)处布置有气囊孔道盖板(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预制平台的气囊助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2)采用耐高压橡胶管,管径为20mm,气管(2)底端与气囊端部铁件(3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预制平台的气囊助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3)采用船用顶升气囊,整体呈圆柱形,直径为1100mm,高度为1000mm。
10.一种海上风电预制平台的气囊助浮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预制平台(1)驻位于港口水面内,并采用缆绳系泊;
b、预制平台(1)沉底且其上的海上风电筒型基础(5)转移之后,预制平台(1)起浮前,安排潜水员清理预制平台(1)的气囊孔道(12);
c、潜水员向气囊孔道(12)抛洒若干沙土,形成沙土垫层(4),防止后续气囊(3)充气膨胀过程中被尖锐物体扎破;
d、检查空压机设备,布置气管(2)及气囊(3),气管(2)与囊体端部铁件(31)连接后,将气囊(3)卷圆,通过气囊孔道(12)置放至海床泥面;
e、在前述操作后,逐步排出预制平台(1)压载水舱内的压载水,启动空压机,向各气囊(3)匀速充气,气囊(3)逐渐膨胀,对预制平台(1)产生顶升力;在预制平台(1)自身浮力、以及气囊助浮系统的顶升力作用下,预制平台(1)实现平稳上浮,继而进行下一筒型基础(5)的建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南方海上风电联合开发有限公司;大连港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南方海上风电联合开发有限公司;大连港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934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门铰链加强板模具的设计方法
- 下一篇: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