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77633.2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21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周清峰;梁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三水合肥工业大学研究院;佛山市钜联智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728 | 分类号: | D04H1/728;D01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之于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7 | 代理人: | 陈鹏程 |
地址: | 528137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工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纤维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制备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至少包括:
采用双气流辅助加热以保持纺丝射流的熔融状态;其中,
第一气流(14)沿引导熔融树脂进行静电纺丝以生产纳米纤维膜的喷嘴(3)延伸的方向从所述喷嘴(3)的后端侧朝向所述喷嘴(3)的前端侧进行喷射加热;
第二气流(15)沿所述喷嘴(3)延伸的方向从所述喷嘴(3)的前端侧朝向所述喷嘴(3)的后端侧进行喷射加热且被所述第一气流(14)围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14)沿所述喷嘴(3)延伸的方向从所述喷嘴(3)的后端侧朝向所述喷嘴(3)的前端侧喷射进入第二辅助纺丝单元(11)后由所述第二辅助纺丝单元(11)将进入所述第二辅助纺丝单元(11)的气流导出形成所述第二气流(15)。
3.根据权利要求2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14)沿着所述喷嘴(3)的延伸方向从所述喷嘴(3)的后端侧朝向喷嘴尖端(3a)以围绕纺丝射流空间的方式进行喷射。
4.根据权利要求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3)配置有使经所述喷嘴(3)的所述喷嘴尖端(3a)所排出的熔融树脂或静电纺射流更加稳定的辅助电极(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14)从所述喷嘴(3)的后端侧朝向所述喷嘴(3)的前端侧流动,并且其与纺丝射流空间之间在与所述喷嘴(3)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距离具有递减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纺丝单元(11)通过捕获板捕获所述第一气流(14)并使其通过第二导入口(13)进入气流输送腔后分流得到所述第二气流(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流(15)与纺丝射流方向相反,使得熔融树脂在重力和粘附力的作用下,受到所述第二气流(15)的影响而减薄,降低纺丝射流的直径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极(4)上以绕所述喷嘴(3)的纺丝射流方向包围式环绕所述喷嘴(3)的方式形成有辅助电极曲面(4a)。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二气流(15)的喷射来持续地维持所述喷嘴(3)附近的空间环境,以使得熔融树脂在脱离所述喷嘴(3)后的拉伸状态的维持时间得到延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导第一气流(14)的气流通道的一端为喷射通道(12),所述喷射通道(12)被配置为以其气流喷射方向环绕喷嘴(3)的延伸方向或纺丝射流方向的方式形成于纺丝单元(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三水合肥工业大学研究院;佛山市钜联智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东三水合肥工业大学研究院;佛山市钜联智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763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