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健山茶油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76600.6 | 申请日: | 202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16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谨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谨璇 |
主分类号: | A23D9/007 | 分类号: | A23D9/007;A23D9/04;C11B1/04;C11B1/06;C11B3/00;C11B3/02;C11B3/10;C11B3/12;C1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03 | 代理人: | 孔辉 |
地址: | 215006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健 山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健山茶油,包括以下原料:精炼山茶油、亚麻籽油、沙棘籽油、植物抗氧化复合物。本发明的保健山茶油营养丰富、配比合理,具有降脂、抗氧化等保健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健山茶油。
背景技术
山茶油是我国传统的食用油,采用油茶树的种籽经去壳、晒干、粉碎、蒸、榨油、过滤制得。山茶油营养丰富,含有油酸、亚油酸、山茶甙、茶多酚、皂甙、鞣质、角鲨烯等成分。其中的亚麻酸是人体必需但自身不能合成的一种的营养物质。中国专利CN102504938A公开了一种山茶油冷榨及物理精炼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选取成熟山茶籽采用微波真空干燥、送入脱壳机脱壳;将脱壳后的山茶籽冷榨压榨出山茶油;压榨出的山茶油通过板框压滤机除去固体杂质;将板框压滤后的山茶油冬化;冬化后的山茶油经过分子蒸馏除去山茶油中的游离脂肪酸、油脂过氧化产物、水分及其他低沸点物质;分子蒸馏后的山茶油用白土、活性炭和氧化铝混合物作为过滤介质过滤除去杂质和色素即得。该工艺制得的山茶油绿色环保,出油率高,但是在冷榨精炼时山茶油中的亚油酸有所损失,其营养价值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健山茶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保健山茶油,包括以下原料:精炼山茶油、亚麻籽油、沙棘籽油、植物抗氧化复合物。
所述精炼山茶油、亚麻籽油、沙棘籽油、植物抗氧化复合物的质量比为(8-10):(0.5-1):(0.5-1):(0.05-0.1)。
所述植物抗氧化复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取洗净、晾干的银杏叶、麻绞叶、杜仲叶粉碎过100-300目筛并按质量比(2-5):(2-5):(1-2)混合均匀,得到植物粉;将植物粉按料液比1g:(8-15)mL加入到70-85wt%食用酒精中,在50-70℃下超声辅助提取2-4h,过滤,将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有机溶剂后冷冻干燥,得到所述植物抗氧化复合物。
本发明将精炼山茶油、亚麻籽油、沙棘籽油三种食用油进行复配,提高了山茶油的保健功效,长期食用能有效控制人体血脂。此外,加入植物抗氧化复合物作为添加剂,绿色健康,在丰富山茶油的营养成分的同时,抗氧化活性物能够防止山茶油在储存过程中被氧化而造成品质变差。
所述精炼山茶油,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P1去壳:将山茶籽在温度为55-60℃、相对气压为20-30kPa、搅拌速度为20-30rpm的条件下低温慢烘翻炒去壳40-50min;
P2榨取:以榨膛温度为130-140℃、出油温度为90-95℃、压力为40-42MPa的条件从步骤P1所得山茶籽中榨取出初级油,然后过滤去除其中的固体杂质;
P3冬化:在20-30℃,将步骤P2所得初级油与助凝剂以质量比(960-1100):(0.8-1.2)混合并以7000-8500rpm的转速均质2-5min,然后置于在温度为0-3℃的环境中冬化处理27-35h,过滤掉凝固的蜡酯结晶,得到冬化山茶油;
P4脱色:将步骤P3所得冬化山茶油与活性白土以质量比(95-110):(2-3)混合并加热至80-85℃,以40-60rpm的转速搅拌20-30min,过滤后得到脱色山茶油;
P5脱臭:在温度为165-170℃、真空度为20-30Pa的条件下将步骤P4所得脱色山茶油脱臭处理20-25min,得到所述精炼山茶油。
众所周知,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微循环、保持细胞膜的相对流动性以保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使胆固醇酯化以此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提高脑细胞的活性,增强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等诸多有益人体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谨璇,未经李谨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66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