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叶尖小翼、混合式叶片、混合式叶片制备方法及风电机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72379.7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9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钟贤和;尹景勋;邓杰;羊森林;赵伟;谢利来;韩东;谢理国;蒋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06 | 分类号: | F03D1/06;B29C65/4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孙元伟 |
地址: | 6180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尖 混合式 叶片 制备 方法 机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尖小翼、混合式叶片、混合式叶片制备方法及风电机组,该叶尖小翼包括叶尖小翼段和小翼混合段,小翼段包括连接部和叶尖部,连接部的第一端用于连接原叶片,连接部的第二端连接叶尖部,小翼混合段设置于连接部的表面,并向预设方向伸出;该混合式叶片包括原叶片、小翼延长段、小翼过渡段和叶尖小翼。本发明通过在原叶片增设小翼过渡段、小翼延长段和叶尖小翼,通过重整叶尖流场的气流,降低翼尖涡造成的诱导阻力,从而提高原叶片的功率,提升风电机组的品质;在同等条件下可以降低载荷、降低扫塔的风险;间接增加了叶片长度,使稍短的叶片同样具有竞争力,解决了目前不断加长的叶片的载荷高和存在扫塔风险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电叶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叶尖小翼、混合式叶片、混合式叶片制备方法及风电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风电技术的不断发展,风电场经济性和风力机能效改善逐步受到重视。目前风电后市场的增功需求不断增加,给流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使叶片气动增功技术(涡流发生器、叶根扰流板、后缘襟翼等)得到推广和应用。
早期兆瓦级及以下机组面临多种问题,叶片较短导致发电量较低,风机可靠性不高导致质量隐患逐步呈现,运行时间较长导致核心大部件磨损,叶片常年承受风沙、高低温、雨雪等恶劣环境导致表面粗糙,风场微观选址误差导致个别机位风速扰动大、机组发电量低等,使得后市场服务面临技改的需求,叶片加长和叶尖小翼是提升机组效率最高的两种手段,同时也存在载荷增加、扫塔的风险。
风电市场更新迭代速度较快,叶片越来越长,存在刚刚开发完成一款新叶片就被对手更长的叶片赶超的现象,错失抢夺市场的最佳时期。近年来风电叶片快速朝大型化、轻量化方向发展,超长柔性叶片已成为行业趋势。叶片越柔给整机安全性和稳定运行带来新的隐患。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混合式叶片,在提高叶片发电功率的基础上,满足叶片不断加长的发电量需求,是一个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叶尖小翼、混合式叶片、混合式叶片制备方法及风电机组,旨在解决目前不断加长的叶片的载荷高和存在扫塔风险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叶尖小翼,所述叶尖小翼包括:
小翼段,包括连接部和叶尖部,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用于连接原叶片,所述连接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叶尖部;
小翼混合段,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表面,并向预设方向伸出。
可选的,所述小翼混合段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表面。
可选的,所述小翼段的叶尖部采用气动外形的流线型结构。
可选的,所述流线型结构的倾斜角范围为20°~40°,后掠角范围为0.1°~0.5°,扭角范围为-1°~1°。
可选的,所述小翼混合段采用非扭变截面结构。
可选的,所述非扭变截面结构的倾斜角范围为-20°~-40°,安装角范围为-5°~5°。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混合式叶片,所述混合式叶片包括:
原叶片;
小翼延长段,所述小翼延长段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原叶片;
小翼过渡段,所述小翼过渡段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小翼延长段的第二端;
如上所述的叶尖小翼,所述叶尖小翼的连接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小翼过渡段的第二端。
可选的,所述小翼延长段采用变截面弯扭耦合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23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调节方位的麻醉镇痛泵
- 下一篇: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