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气液分离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69657.3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5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郭烈锦;王进芝;王晔春;谢向东;徐强;潘盈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佛山市南海区鑫锦伟华洁净能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45/12 | 分类号: | B01D45/12;B01D45/1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张宇鸽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分离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组合式气液分离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属于多相流两相分离及节能减阻技术领域。切向分离器柱段的下端与切向分离器锥段的上端连接;切向分离器柱段侧壁的切向上开设有切向分离入口和分离器进气口,顶部开设有通孔,排气管穿过所述通孔伸入切向分离器柱段;切向分离器锥段底部与排液管连接;旋流中心体设在入口管内,入口管与切向分离入口连接;旋流中心体的表面设有若干旋流叶片,后端端面上开设有旋流排气口,内部开设有旋流通道;旋流通道的一端与旋流排气口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分离器进气口连接。本发明的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实现紧凑结构条件下的高效率低压损气液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相流两相分离及节能减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气液分离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气液两相流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与生产生活中,两相流流动复杂多变,不同的流量参数组合下会表现为多种流型结构,研究分析难度很大。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经常需要将气液两相进行分离或提纯,如除掉润滑油中的空气、石油开采中的气液分离过程等等。
现存的气液分离器主要有几种类型:重力沉降式、惯性式、离心式等。其中离心式分离器具有结构简单、分离效率高、压损较小等优点,在工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但是,现有的离心式分离器难以满足结构紧凑、体积小、可靠性高等要求。当在某些特殊工况条件与使用场景下,需要在保证高分离效率和低压降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减小分离器的体积和重量,但是单一结构的分离器将难以实现上述功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气液分离装置及其工作方法,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实现紧凑结构条件下的高效率低压损气液分离。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组合式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入口管、旋流中心体、连接管、切向分离器柱段、排气管、切向分离器锥段和排液管;
切向分离器柱段的下端与切向分离器锥段的上端连接;切向分离器柱段侧壁的切向上开设有切向分离入口和分离器进气口,顶部开设有通孔,排气管穿过所述通孔伸入切向分离器柱段;切向分离器锥段底部与排液管连接;旋流中心体设在入口管内,入口管与切向分离入口连接;旋流中心体的表面设有若干旋流叶片,后端端面上开设有旋流排气口,内部开设有旋流通道;旋流通道的一端与旋流排气口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分离器进气口连接。
优选地,旋流中心体的前端连接有锥形的旋流前端。
优选地,旋流叶片为折流板式、直叶片式、流线型叶片式或螺旋叶片式。
优选地,旋流叶片的数量为3~8。
优选地,切向分离入口与分离器进气口的方向一致。
优选地,入口管与切向分离入口之间设有缩径段。
进一步优选地,缩径段的缩颈比为0.2~0.8。
优选地,切向分离入口高于所述分离器进气口。
优选地,入口管连接有入口法兰,排气管连接有排气管法兰,排液管连接有排液管法兰。
本发明公开的上述组合式气液分离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
两相流由入口管进入,在旋流叶片的作用下进行预分离,大部分空气由旋流排气口进入旋流通道,经连接管切向进入切向分离器柱段进入二次分离;其余部分由切向分离入口进入切向分离器柱段,经切向分离器柱段和切向分离器锥段分离;气体由排气管排出,液体由排液管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佛山市南海区鑫锦伟华洁净能源研究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佛山市南海区鑫锦伟华洁净能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696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