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湖泊底泥的修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969345.2 | 申请日: | 2022-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1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罗丽娜;苏青青;宋林旭;高婷;罗玉红;李宁;纪道斌;屈锐;郑婉婷;唐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02;A01G33/00;E02B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张晓博 |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湖泊 修复 方法 | ||
1.一种湖泊底泥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湖泊底泥的修复方法包括:
对内源污染严重的湖泊抽水晒湖进行底泥初步治理,辅以植物种植进行生物修复;晒湖前进行抽水,底泥显露,待湖区表层以下5cm底泥完全干涸后再进行机器翻土,经过3~4天稳定后进行植物种植;若在高温天气,植物种植后适当浇水养护,一天两次;随着植物的生长,一周进行一次底泥取样监测修复状况;待底泥质量满足预设要求后,对植物进行同一收割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泊底泥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湖泊底泥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定原始污泥氮磷含量;
步骤二,选择紫花苜蓿、狗尾草和百喜草用原始污泥种植;
步骤三,测定植物生长过程底泥氮磷含量,动态监测生物修复的情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湖泊底泥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利用Psenner提取法进行磷的测定;准确称取0.3g通过200目筛的风干底泥样置于50mL Nalgene离心管中,进行连续提取。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湖泊底泥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磷的测定方法还包括:
不稳定性磷NH4Cl-P的测定:向离心管中加入30mL的1mol/L的pH=7的NH4CI-P在水浴恒温振荡中振荡提取2h,震荡温度为25+1℃;在L535R-1型低速离心机中离心10min,转速4000rpmn/min,温度25℃;将上清液过0.45μm滤膜,用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磷含量;
可还原水溶性磷BD-P的测定:NH4Cl-P提取后的残渣加30mL 0.11mol/LNa2S2O4/0.11MNaHCO3振荡提取2h,离心获取上清液;过0.45μm滤膜后,向提取液中加入4.8mL 1mol/LH2SO4溶液来避免生成Fe和Mn的沉淀,曝气1h;将剩余的连二亚硫酸盐氧化,酸化和吸气会导致硫的生成,使溶液变为乳白色;静置3天后,取上清液,用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磷含量;
铁铝结合态磷NaOH-P的测定:BD-P提取后的残渣加入30mL 0.1mol/L的NaOH溶液振荡提取16h;离心获取上清液,将提取液过0.45μm滤膜后用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磷含量;
钙结合态磷HCl-P的测定:NaOH-P提取后残渣加入30mL 0.5mol/L HCl溶液振荡提取16h,离心获取上清液;将上清液过0.45μm滤膜,用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磷含量;
残渣磷Res-P的测定:HCl-P提取后残渣转移到瓷坩埚中,105℃烘干,并在马弗炉中550℃灼烧2h;冷却后将残渣转移到50mL具塞比色管中,加入25mL1mol/L HCl溶液,煮沸10min;冷却后静置过夜,取上清液过0.45μm滤膜后,用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磷含量;
总磷TP的测定:称取沉积物样品0.1g,置于50mL比色管中,加入超纯水25mL,加入4mLK2S2O8溶液,盖紧盖子并用纱布包扎好;置于压力蒸汽消解锅中加热至121℃并保持30min后,停止加热;待压力表指针降至零后,取出冷却,定容至50mL,静置过夜;取适量上层清液移入50mL比色管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标线;向比色管中加1mL 10%抗坏血酸溶液,30s后加入2mL钼酸盐溶液,放置15min,用10mm比色皿,于700nm波长处以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6934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