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束调节装置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68879.3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5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程峰;张德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7/00 | 分类号: | B62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周嗣勇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装置 车辆 | ||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前束调节装置和车辆。前束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车辆的车轮偏转角度。车辆包括副车架。前束调节装置包括作动器、机械调节组件和控制器。作动器设置于副车架。机械调节组件包括拉杆。拉杆一端转动连接于作动器,且另一端活动连接于车轮。控制器用于控制作动器,以驱动拉杆移动,以使得车轮偏转。本公开中的前束调节装置通过增加一种控制器和作动器来实现车辆前束的动态可调,以适应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路况变化和驾驶需求。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束调节装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前束,是车辆前轴或后轴左右两个轮胎的前端距离(R)和后端距离(A)的差值(A-R),其中,当差值(A-R)为正时,则称之为前束(toe-in),当差值(A-R)差值为负时,则称之为负前束或后束(toe-out)。
适当的前束可以保证车辆直线行驶性能,减少轮胎磨损,偏向不足转向趋势;适当的负前束降低转向不足,使车辆更灵敏,转向响应更迅速,路感更强;一般民用车偏向前束设定,让驾驶员更轻松驾驶,而赛事车辆上更偏向一定负前束设计提高转向响应。
目前车辆出厂或维护后的前束均维持在一个固定值,即车辆始终处于固定的前束状态或负前束状态;但从动态驾驶和用车场景出发,部分用户存在一种期望:一般路况为正前束,减少驾驶疲劳和轮胎磨损;当进入山路或赛道,希望为负前束,提高操控响应和驾驶乐趣。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前束调节装置和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至少部分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前束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车辆的车轮偏转角度;所述车辆包括副车架;所述前束调节装置包括:
作动器,设置于所述副车架;
机械调节组件,包括拉杆;所述拉杆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作动器,且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车轮;以及
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作动器,以驱动所述拉杆移动,以使得所述车轮偏转。
可选的,所述作动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副车架滑动连接,且与所述拉杆转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壳体往靠近或远离所述车轮的方向移动。
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朝向所述车轮;
所述拉杆包括球头部;所述球头部位于所述拉杆靠近所述作动器的一端,且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前束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用于存储高压介质的储液罐;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储液罐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储液罐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高压介质的流向,以使得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间产生压强差,进而推动所述壳体往靠近或远离所述车轮的方向移动。
可选的,所述作动器还包括活塞杆和活塞件;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副车架;所述活塞件套设于所述活塞杆;所述活塞件位于所述壳体内以将所述壳体内的空间分为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其中,沿所述车轮指向副车架的方向,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依次分布。
可选的,所述作动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的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腔室的沿所述车轮指向副车架方向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调节块包括软性材质。
可选的,所述作动器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调节弹簧;所述调节弹簧套设于活塞件上;所述调节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塞件和所述壳体相抵,以使得所述活塞件往副车架指向车轮的方向复位至初始位置。
可选的,所述作动器还包括油封;所述油封密封设置于所述活塞件和壳体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688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