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分布式馈线的自动化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65779.5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3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凌;李二霞;杨红磊;张波;刘海涛;吕广宪;亢超群;朱克琪;何连杰;王利;许保平;樊勇华;韩子龙;孙智涛;吴殿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丽楼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分布式 馈线 自动化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分布式馈线的自动化方法及装置,包括:以馈线为最小单位,将电网划分为多个拓扑控制区域,每个拓扑控制区域设置一个智能单元作为拓扑智能单元;根据联络开关的动作次数,将每个拓扑控制区域划分为多个开关控制区域,每个开关控制区域设置一个智能单元作为开关智能单元;所述开关智能单元,实时监测其所属区域内与其关联的开关及其两端的电路状态,当监测到设备异常时,所述开关智能单元向该区域的拓扑智能单元发送异常信息;所述拓扑智能单元,根据所述异常信息,判断故障位置,并确定转供线路。避免分布式能源的接入造成的过载、重载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配电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分布式馈线的自动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馈线自动化被广泛应用于配电网以实现电网监控,通过分析设备、开关等的量测信息,做出相应的反应,维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目前正在运行使用的大部分的馈线自动化应用是集中式的,传感器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始终收集运行信息,这些信息通过相关设备如网关机等集中汇总到配网主站,主站分析接收到的信息,判断故障原因,由主站下发针对该故障的处置指令。由于电网的飞速发展,电网结构日趋复杂,随之而来产生的运行数据量也以指数级速度增长,这种集中式处理方式,承受着巨大的信息处理及传输压力;除此之外,针对大规模的电网,集中式处理的实时性无法保证,判断及处理速度较慢。
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方法,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摒弃了集中式处理的方式,通过在电网中接入智能控制单元,在配电终端处直接进行决策,大大提高了效率。然而,分布式馈线自动化仍处于起步阶段,大多都是对每个或者每两个开关设置一个智能控制单元,监测相应开关及其附近的运行状态,没有一个较优的智能控制单元分布策略,会造成智能单元的冗余,又会增加智能单元间的通讯开销。另外,由于电网的拓扑结构是动态变化的,智能单元还需保存以其所监控的开关为中心的邻域内的点的拓扑信息,通过层层迭代问询的方式来维护上述信息,该拓扑信息动态更新方法会增加电网的通讯压力;出现运行故障时,也要进行多次问询及应答才能锁定故障,当电网处于峰时,通讯次数较多,响应时间相应会增加。更多的是,分布式能源的接入使得电网的运行更加复杂,在它的参与下,电流的流向趋于复杂。现有方法没有对分布式能源的接入提供有效的处置策略。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分布式馈线的自动化方法,包括:
以馈线为最小单位,将电网划分为多个拓扑控制区域,每个拓扑控制区域设置一个智能单元作为拓扑智能单元;
根据联络开关的动作次数,将每个拓扑控制区域划分为多个开关控制区域,每个开关控制区域设置一个智能单元作为开关智能单元;
所述开关智能单元,实时监测其所属区域内与其关联的开关及其两端的电路状态,当监测到设备异常时,所述开关智能单元向该区域的拓扑智能单元发送异常信息;所述拓扑智能单元,根据所述异常信息,判断故障位置,并确定转供线路。
进一步的,还包括:
拓扑智能单元保存所属区域的电网拓扑信息。
进一步的,还包括:
开关智能单元保存其监控开关及所属开关控制区域的电网运行数据。
进一步的,以馈线为最小单位,将电网划分为多个拓扑控制区域,包括:
计算馈线的选择度C,根据所述选择度C将馈线平均分布在多个拓扑控制区域,所述馈线的选择度C的计算公式具体为:
其中,P表示馈线的联络强度,Q表示馈线的负载强度,Qmax指馈线的最大负载强度,Qmin指馈线的最小负载强度;Pmax指馈线的最大联络强度,Pmin指馈线的最小联络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657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高聚物粘结炸药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