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层式冷床方坯连铸机自动出坯系统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65710.2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91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郭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46 | 分类号: | B21B1/46;B21B39/20;B21B15/00;B21B4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京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7 | 代理人: | 梁思慧 |
地址: | 5296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层式 冷床 方坯连铸机 自动 系统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层式冷床方坯连铸机自动出坯系统设计方法,涉及连铸机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参数:连铸机最高工作拉速V拉,连铸机流数S,连铸机最大定尺长度L定,火切机到冷床出坯辊道的距离L输,出坯辊道的距离L出,移坯车从初始位到最远推坯位置的距离L移,移坯车的最大推坯速度V移,移坯车一次推坯根数M;S2:计算移坯车从初始位到最远推坯位置的时间T单程:T单程=L移/V移;本发明利用现场参数数据推导出可适用于二层式冷床结构出坯系统的计算模型,可有针对性的判断在什么拉速情况下的自动化出坯程序设计的方向,且可以判断现有方坯连铸机二层式冷床系统是否具备实现出坯系统自动化设计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铸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层式冷床方坯连铸机自动出坯系统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方坯连铸机自动出坯系统主要是指在切割机对铸坯进行定心切割完成后,铸坯经输送辊道运输到达冷床,经冷床分坯后或进入轧钢、或进入收集台架的总合,该方坯连铸机出坯系统设备组成为:切割机-输送辊道-出坯辊道-翻钢机-推钢机 -热送辊道-冷床;
在冶金行业中,高拉速连铸技术的发展,辊道出坯逐渐成为劳动强度集中的区域,为了减少简单重复劳动的人工操作失误,自动出坯系统越来越受钢厂的重视,但是由于方坯连铸机出坯系统动作复杂,关联性较强,其出坯系统的全自动程序基本在钢厂没有实现工业化应用,基本上处于半自动化或手动操作的状态,其中,指导连铸机能否进行出坯系统自动化设计,和采取那一种出坯自动化设计是重要的难点,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二层式冷床方坯连铸机自动出坯系统设计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二层式冷床方坯连铸机自动出坯系统设计方法,该二层式冷床方坯连铸机自动出坯系统设计方法利用现场参数数据推导出可适用于二层式冷床结构出坯系统的计算模型,可有针对性的判断在什么拉速情况下的自动化出坯程序设计的方向。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二层式冷床方坯连铸机自动出坯系统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参数:连铸机最高工作拉速V拉,连铸机流数S,连铸机最大定尺长度L定,火切机到冷床出坯辊道的距离L输,出坯辊道的距离L出,移坯车从初始位到最远推坯位置的距离L移,移坯车的最大推坯速度V移,移坯车一次推坯根数M;
S2:计算移坯车从初始位到最远推坯位置的时间T单程:T单程=L移/V移;
S3:根据铸机流次数S与移坯车推坯根数M存在的差距,以反比计算此时火切机切割点到冷床出坯辊道的距离,以L输定确定其差异距离;
S4:火切机后的铸坯到达冷床的时间必须大于冷床翻坯移坯返回的总时间:TS>T全程,导入公式中TS=(L输-L定)/V拉,得出推导公式:
{(L输-L定)/V拉}*k>2L移/V移+MT翻 (公式1)
其中K为铸机类型影响出坯系统的参数、T翻是铸机每流铸坯从出坯辊道经翻钢机翻起铸坯到二层滑条架上后,翻钢机落下回到原位置的总时间;当满足公式1的条件,则此台方坯连铸机具备实现出坯系统自动化设计的能力;
S5:根据实际操作判断方坯连铸机的自动化设计理想化条件,此工作流程的自动化判断模型公式为:
{M*L定/(2L移/V移+MT翻)/S}*k>V拉 (公式2)
其中,公式2中的K值与公式1的取值相同,公式2用于判断实现理想化条件下的拉速;
步骤六:通过下列模型公式判断在移坯时是否允许翻坯的自动化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657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