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通用CAR-T细胞的制备及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954715.5 | 申请日: | 2022-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7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高;杨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康佰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5/10 | 分类号: | C12N5/10;A61K39/00;A61P3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董函竹 |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通用 car 细胞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通用CAR‑T细胞的制备及应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中抑制T细胞增殖以降低GVHD反应并保持T细胞活性的方法。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抑制T细胞增殖的方法,包括用DNA合成抑制剂对离体的T细胞进行处理,所述DNA合成抑制剂可为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本发明制备的CAR‑T细胞(33CD27T细胞)增殖活性被抑制,但仍保持良好的T细胞活性、分泌功能效应分子IFN‑γ功能、脱颗粒能力和体内和体外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能力。可大批量生产,有效地控制毒副反应CRS、CRES、GVHD,无基因编辑相关风险,有利于降低细胞制品的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胞免疫治疗领域中的一种新型通用CAR-T细胞的制备及应用。
背景技术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Adoptive cell therapy,ACT)是指通过向机体输注在体外扩增的自体或同种异体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的免疫细胞,直接或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疗法。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包括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rcell,LAK cell)免疫疗法、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免疫疗法、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CIK cell)免疫疗法、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免疫疗法、T细胞受体基因工程改造的T细胞(T cell receptor gene engineered T cell,TCR-T)免疫疗法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免疫疗法。LAK细胞疗法因高剂量IL-2的应用而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另外LAK细胞自身在体外较低的扩增能力和体内有限的杀瘤活性,导致其慢慢地退出临床治疗的舞台。TIL细胞是指从肿瘤组织中分离出的浸润淋巴细胞,是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中继LAK细胞后又一代高效的抗肿瘤效应T细胞,1986年Rosenberg等首先报道了TIL用于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得到较好的临床疗效。作为肿瘤微环境中的一类免疫细胞,TIL在宿主抗肿瘤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CIK细胞又称为自然杀伤细胞样T细胞,是继LAK细胞、TIL之后的新一代抗肿瘤过继性免疫细胞。CIK细胞的杀伤毒性较LAK细胞强,也不像TIL增殖时需与肿瘤细胞直接接触,并且具有广谱的杀瘤活性,在免疫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CTL的功能特点是可以在MHC限制的条件下,直接、连续、特异性地杀伤靶细胞,具有高效性。TCR-T和CAR-T是目前临床研究中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的两大最新技术。TCR-T细胞和CAR-T细胞均通过基因改造手段提高T细胞受体(TCR)对特异性肿瘤抗原的识别、攻击和杀伤能力,但是两者在受体结构和抗原识别方面有很大区别。TCR-T细胞免疫技术作为传统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的延伸,其识别肿瘤抗原的能力依赖于表达于抗原提呈细胞表面的MHC分子,其优势在于不仅能够识别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还能够识别肿瘤细胞内的抗原。CAR-T是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在体外经过基因修饰、细胞因子刺激和诱导生成的一种具有非MHC限制性的携带特异性抗原受体且可在体内扩增的CTL。研究表明,CAR-T细胞对肿瘤的攻击是特异、高效及持续的,尤其在血液肿瘤的治疗方面。近年来,CAR-T细胞治疗在B细胞等的血液系统肿瘤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但该疗法的产业化难以实现仍然是阻碍其发展的瓶颈所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康佰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康佰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547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