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轨底扫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53690.7 | 申请日: | 202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7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杰;孙伟成;洪贵汕;陈美君;杨青兰;付汝龙;吴金林;张定成;马泽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9/08 | 分类号: | B61K9/08;G01N29/04;G01N29/265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4230 | 代理人: | 卢梓雄;丁德轩 |
地址: | 515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轨底扫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轨底扫查方法,通过驱动单发射探头和单接收探头在分别贴紧两个轨底侧面的情况下,沿钢轨的长度方向反向运动,实现轨底横向宽度的全面检测;同时通过各个贴紧轨底顶面并且与钢轨的长度方向呈不同偏角的单接收探头,对轨底脚的边缘、轨底角、以及轨底与轨腰的结合区进行扫查检测,实现对轨底焊缝不同区域的扫查,从而达到更加方便地对焊缝轨底进行全方位扫查的目的,无需采用多种设备对多种不同的区域进行不同类型的扫查,降低扫查工作量,提高焊缝轨底扫查的效率和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轨探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轨底扫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高铁轨道采用多段无缝钢轨进行焊接铺设而成。在钢轨的日常维护中,由于存在焊缝多、分布广、行程长等特点,扫查作业受人为操作影响较大,导致对焊缝轨底进行人工扫查的效率低;而且轨底存在多种伤损多发区域,单一的扫查模式无法完全覆盖到,需要采用多种设备对多种不同的区域进行不同类型的扫查,所需的工作量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轨底扫查方法,这种便携式轨底扫查方法能够更加方便地对焊缝轨底进行全方位扫查,提高焊缝轨底扫查的效率和准确度。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轨底扫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扫查装置的门型扫查架放置在钢轨上,使门型扫查架上的轨顶轮贴紧钢轨的轨头踏面、轨侧轮贴紧轨头侧面、轨底轮贴紧轨底顶面;
(2)将扫查装置移动至轨底焊缝区域,然后将扫查装置固定在钢轨上;
(3)将贴紧在两个轨底侧面上一个单发射探头和一个单接收探头连接检测仪器,然后驱动单发射探头和单接收探头沿钢轨的长度方向进行同时同速反向移动,对轨底横向宽度进行K型扫查检测;
(4)松开扫查装置,将贴紧在两侧的轨底顶面上的多个单收发探头连接检测仪器,推动扫查装置沿钢轨移动,对轨底脚的边缘、轨底角、以及轨底与轨腰的结合区进行扫查检测;
(5)将扫查装置移动至下一个轨底焊缝区域,重复步骤(2)至步骤(4)。
上述扫查装置的扫查架通常包括顶板和两个侧架,两个侧架的上端分别连接在顶板的两条侧边而形成门型状;轨顶轮可转动安装在顶板上,轨侧轮通过侧轮调节机构可调节安装在顶板相应外侧,轨底轮可转动安装在相应的侧架底部。手持门型扫查架沿钢轨移动时,轨顶轮贴紧轨头踏面,至少两个轨侧轮从轨头的两侧卡在轨头两侧并贴紧相应的轨头侧面,至少两个轨底轮分别贴紧两侧相应的轨底顶面。前述侧轮调节机构用于根据钢轨的实际尺寸调节轨侧轮,使轨侧轮贴紧轨头侧面。
上述步骤(3)中,单发射探头和单接收探头在分别贴紧两个轨底侧面的情况下,沿钢轨的长度方向同时同速反向运动,如图1所示,TR1为单发射探头,TR2为单接收探头,TR1和TR2沿着轨底角侧面同时、同速、反向移动,对轨底焊缝宽度方向0~150mm范围内进行扫查检测;在进行K型扫查时,如图2所示,当TR1从A1移动至A2时,TR2从B1移动至B2,将轨底分为若干段,随着探头的相向移动对轨底逐段进行检测;TR1位于A1位置时,TR2位于B1位置,如果C1位置有伤,就会把TR1发出的声波反射给TR2,即可把伤损扫查出来;TR1往A2、TR2同步往B2位置移动,针对扫查的区域也同步从C1到C2,这样通过TR1、TR2两个探头进行对打,直至实现轨底横向宽度的全面检测,达到扫查整个截面伤损情况的目的。
上述步骤(4)中,通过贴紧在两侧的轨底顶面上的多个单收发探头连接检测仪器,对轨底脚的边缘、轨底角、以及轨底与轨腰的结合区进行扫查检测,对K型扫查区域外的其他伤损高发区域进行针对性的扫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536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