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轨底扫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53690.7 | 申请日: | 202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7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杰;孙伟成;洪贵汕;陈美君;杨青兰;付汝龙;吴金林;张定成;马泽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9/08 | 分类号: | B61K9/08;G01N29/04;G01N29/265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4230 | 代理人: | 卢梓雄;丁德轩 |
地址: | 515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轨底扫查 方法 | ||
1.一种便携式轨底扫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扫查装置的门型扫查架放置在钢轨上,使门型扫查架上的轨顶轮贴紧钢轨的轨头踏面、轨侧轮贴紧轨头侧面、轨底轮贴紧轨底顶面;
(2)将扫查装置移动至轨底焊缝区域,然后将扫查装置固定在钢轨上;
(3)将贴紧在两个轨底侧面上一个单发射探头和一个单接收探头连接检测仪器,然后通过K扫驱动机构驱动单发射探头和单接收探头在分别贴紧两个轨底侧面的情况下,沿钢轨的长度方向进行同时同速反向移动,对轨底横向宽度进行K型扫查检测;
(4)松开扫查装置,将贴紧在两侧的轨底顶面上的多个单收发探头连接检测仪器,推动扫查装置沿钢轨移动,对轨底脚的边缘、轨底角、以及轨底与轨腰的结合区进行扫查检测;其中,贴紧在两侧的轨底顶面上的单收发探头分为两组,每组均包括一个5°探头、一个0°探头和一个30°探头,5°探头、0°探头和30°探头沿钢轨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并且分别与钢轨的长度方向呈外偏5°、0°、内偏30°的偏角;0°探头处于5°探头的内侧;0°探头和5°探头均采用二次波探测轨底角上半部分、以及一、三次波探测轨底角下半部分,并且覆盖轨底脚的边缘;30°探头采用二次波探测对侧轨底与轨腰接合区;
(5)将扫查装置移动至下一个轨底焊缝区域,重复步骤(2)至步骤(4);
所述门型扫查架包括顶板和两个侧架,两个侧架的上端分别连接在顶板的两条侧边而形成门型状;所述K扫驱动机构包括主动轮、多个第一从动轮、多个第二从动轮、张紧带、两条导轨和两个滑座;主动轮设置在顶板上,两根导轨沿钢轨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在相应的侧架的下端,多个第一从动轮、多个第二从动轮分设在顶板和两个侧架上,并且两根导轨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二从动轮,第一从动轮的轴向与钢轨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二从动轮的轴向与第一从动轮的轴向垂直;张紧带依次绕过主动轮、各个第一从动轮、各个第二从动轮并张紧;两个滑座可滑动地安装在相应的导轨上并且均与张紧带固定连接,单发射探头和单接收探头安装在相应的滑座上;当转动主动轮时,其中一个滑座沿导轨向前移动,相对的另一个滑座则沿导轨向后移动,使单发射探头和单接收探头同时同速反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轨底扫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型扫查架上设有第一编码轮,第一编码轮的轮体与轨顶轮接触配合并且第一编码轮的轮轴与轨顶轮的轮轴平行;所述步骤(2)中移动门型扫查架时,由轨顶轮带动第一编码轮,测量门型扫查架的移动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轨底扫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架上设有第二编码轮,所述张紧带绕过第二编码轮;所述步骤(3)中,张紧带带动第二编码轮转动以测量张紧带移动的距离,进而测量单发射探头与单接收探头相对移动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轨底扫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设有止动座,止动座的下表面露出至顶板的下表面,止动座的下表面设有摩擦垫和磁铁;所述步骤(2)和步骤(4)中,通过摆动止动座的手柄,使其下表面的摩擦垫和磁铁吸附或离开在轨头踏面上,使门型扫查架固定在钢轨上或从钢轨上松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536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