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纳米双锥复合纳米探针、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951251.2 申请日: 2022-08-09
公开(公告)号: CN115429901A 公开(公告)日: 2022-12-06
发明(设计)人: 金宛宛;夏杰;黄和 申请(专利权)人: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主分类号: A61K49/00 分类号: A61K49/00;A61K49/08;A61K49/18;A61K49/22
代理公司: 西安达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68 代理人: 张翠华
地址: 325000 ***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纳米 复合 探针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一种金纳米双锥复合纳米探针,包括金纳米双锥和分别偶联有焦脱镁叶绿酸‑a和靶向试剂叶酸的聚乙二醇,分别偶联有焦脱镁叶绿酸‑a和靶向试剂叶酸的聚乙二醇修饰于金纳米双锥上,焦脱镁叶绿酸‑a上螯合有锰离子。本发明还公开其制备方法:制备金纳米双锥;将焦脱镁叶绿酸‑a和靶向试剂叶酸分别偶联于聚乙二醇;将分别偶联有焦脱镁叶绿酸‑a和靶向试剂叶酸的聚乙二醇修饰于金纳米双锥;在焦脱镁叶绿酸‑a上螯合锰离子。本发明还公开金纳米双锥复合纳米探针在制备用于肿瘤诊断检测试剂中的用途。本发明可以用于靶向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MR/PA/NIRF多模态分子成像诊断,提高人恶性黑色素瘤早期诊断的灵敏性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纳米双锥复合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还涉及该复合纳米探针的应用。

背景技术

癌症已成为疾病死因之首,而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不断攀升,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临床医师癌症杂志)最近公布的全球癌症统计数据示:2018年,全球大约有癌症新发病例1810万例和死亡病例960万例;其中皮肤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的比率分别为1.6%和0.6%。我国于2016年在《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上发表的《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2015》最新结果显示:2015年中国估计有429.2万例癌症新发病例和281.4万例癌症死亡病例;其中,恶性黑色素瘤的平均存活时间仅为29.5个月。

与其它恶性肿瘤一样,目前人们对恶性黑色素瘤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日光暴晒、种族和遗传、抑癌基因突变、病毒感染、外伤、性别和激素水平、年龄和部位等因素有关。由于人们对恶性黑色素瘤的认识不深,重视度不够,往往在发现时都已晚期,从而达不到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发展恶性黑色素瘤的早期诊断技术和寻找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仍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研究课题。

近年来,临床前研究证实,基于纳米颗粒的多模态联合成像诊断相对于单一模态的成像诊断具有显著的肿瘤诊断优势,并且在肿瘤诊断的同时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实现成像指导下的精准治疗。如有学者将磁性增强对比剂四氧化三铁(Fe3O4)或钆(Gd3+)与金纳米颗粒结合,使多功能化的纳米探针在肿瘤部位有效蓄积,可以联合用于MR和PA成像,提高了肿瘤检测的灵敏度和可靠性,获得肿瘤部位丰富的生物学和功能化信息,为进一步的光热治疗做出了精准定位;将光敏剂吲哚菁绿(ICG)与金纳米棒(GNRs)组装在一起,解决了传统有机荧光染料的荧光不稳定性及早期经典荧光成像纳米制剂量子点的难以修饰和生物毒性等问题,还有效延长了有机荧光染料的生物体内循环时间,成功实现了NIRF和PA联合成像指导肿瘤的多模态治疗作用。

能够用于肿瘤早期识别和诊断的理想诊疗制剂应该廉价易得,且同时携带具有靶向效能和有效分子成像的元素,以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精准识别和检测。尽管上述的文献报道证实多功能化的纳米平台可以实现肿瘤的识别和诊断,但如何将人恶性黑色素瘤的靶向制剂与各成像、治疗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既能使MR、PA和NIRF成像得以取长补短,实现彼此的优势互补,以获取肿瘤组织更深、更广、更全面的信息,从而提高人恶性黑色素瘤早期成像诊断的灵敏度和精准度,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更精确的生物和功能信息;同时又能在成像诊断的指导下提高人恶性黑色素瘤治疗的准确度和效率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纳米双锥复合纳米探针,其可以作为人体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检测试剂,适用于多种成像诊断方式,提高人体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早期成像诊断的灵敏度和精准度。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金纳米双锥复合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金纳米双锥复合纳米探针在制备用于肿瘤诊断检测试剂中的用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512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