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定子、绕线方法及具有该定子的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49055.1 | 申请日: | 202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3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彭光明;吉成浩;金万兵;罗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鸣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50 | 分类号: | H02K3/50;H02K3/46;H02K3/48;H02K3/28;H02K3/12;H02K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应小波 |
地址: | 20110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定子 方法 具有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定子、绕线方法及具有该定子的电机,所述骨架包括前骨架、后骨架以及被前骨架与后骨架包裹的定子铁芯,所述后骨架的主极间八个槽中分别设有八个凸出部,分别为第一凸出部~第八凸出部,所述八个凸出部中部分凸出部上设有用于电机引线线头缠线过线使用的PIN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减小了电机引线的距离,避免了线头松动的情况,大幅度的提高了电机的可靠性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定子、绕线方法及具有该定子的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步进电机的定子如图1和图2所示,定子两端的前骨架与后骨架将定子铁芯包裹。在定子绕线时,一般只有一端会进行拌线操作,故前后两端骨架一端设计有凸出部结构即可,在定子出线侧两相绕组的线头一般通过DCBA焊接,然后转接到电机的接线端子上。如果线头直接焊接到接线端子上,即定子上方的A和C与B和D四个接线端子,如图3所示,如按就近接线的原则,则会产生拉线距离过远或两相引线交叉的情况,在此过程中可能存在引线张力不足松弛抛线的现象,从而降低了电机绕线、引线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电机定子、绕线方法及具有该定子的电机。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定子,包括前骨架、后骨架以及被前骨架与后骨架包裹的定子铁芯,所述后骨架的主极间八个槽中分别设有八个凸出部,分别为第一凸出部~第八凸出部,所述八个凸出部中部分凸出部上设有用于电机引线线头缠线过线使用的PIN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八个凸出部中的第八凸出部、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和第三凸出部上分别设有PIN针A、PIN针B、PIN针C和PIN针D。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PIN针的形状为方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设定A1-A4为A相的4个主极,B1-B4为B相的4个主极,槽I~槽VIII为8个主极间的槽,所述A相的绕组第一线头接线时连接PIN针C,所述A相的绕组第二线头接线时连接PIN针A。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B相的绕组第三线头接线时连接PIN针D,所述B相的绕组第四线头接线时连接PIN针B。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A相的绕组第一线头和第二线头分别布设于槽I与槽VII中;所述B相的绕组第三线头和第四线头分别布设于槽II与槽VIII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A相的绕组第一线头和第二线头分别布设于槽II与槽VIII中,所述B相的绕组第三线头和第四线头分别布设于槽III与槽I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采用所述电机定子绕线方法,所述绕线方法包括:
(1)、A相的第一线头直接在第二凸出部上的PIN针C上缠绕几圈之后开始A相各主极的绕线,A相的四个主极绕线结束后,分布在槽VII中的所述第二线头直接在第八凸出部上的PIN针A上进行缠绕,完成电机A相的绕线;
(2)、B相的第三线头在第三凸出部上的PIN针D上缠绕几圈之后开始B相各主极的绕线,B相的四个主极绕线结束后,分布在槽VIII中的第四线头直接在第一凸出部上的PIN针B进行缠绕,完成电机B相的绕线。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采用所述电机定子的绕线方法,所述绕线方法包括:
(1)、A相的第一线头直接在第二凸出部上的PIN针C上缠绕几圈之后开始A相各主极的绕线,A相的四个主极绕线结束后,分布在槽VIII中的第二线头直接在第八凸出部上的PIN针A上进行缠绕,完成电机A相的绕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鸣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鸣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490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