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扩张型螺旋缠绕管修复型材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47927.0 | 申请日: | 202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0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沙月华;李鹏伟;陈俊琛;秦庆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33/04;C08L23/28;C08L23/06;C08K13/04;C08K7/26;C08K3/26;C08K3/22;C08K5/098;C08L91/06;C08K5/09;B29D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梁晓婷 |
地址: | 22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张型 螺旋 缠绕 修复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张型螺旋缠绕管修复型材及其生产方法,涉及管道修复技术领域。该扩张型螺旋缠绕管修复型材按照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100份聚氯乙烯、5‑10份改性剂、0.8‑1.5份稳定剂、4.5‑9.5份加工助剂以及10‑15份填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扩张型螺旋缠绕管修复型材由于采用了一定配比的聚氯乙烯、改性剂、稳定剂、加工助剂以及填料,所以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能够避免发生开裂和错位的情况发生,保证修复效果,并且具有较好的耐用性,使用寿命较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扩张型螺旋缠绕管修复型材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排水管网是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和指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然而部分地下排水管道由于年久失修,随着材料的老化和一些外部因素影响,导致管道破损,引起污水渗漏现象。对此,常用的非开挖修复方式为螺旋缠绕法,其通过缠绕装置将带状型材缠绕成管,常鉴于工艺的局限性,修复管道与原管道之间会有间隙,为了增强修复管道的强度,会在修复管道外同步缠绕钢带,并在间隙间灌浆。但是现在的带状型材的强度和韧性均不够高,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开裂、错位的情况,影响修复效果,并且现在的带状型材的耐用性较差,容易在污水作用下发生腐蚀、老化,使用寿命较短。
有鉴于此,设计出一种强度和韧性较高、耐用性较好的扩张型螺旋缠绕管修复型材及其生产方法特别是在管道修复中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张型螺旋缠绕管修复型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能够避免发生开裂和错位的情况发生,保证修复效果,并且具有较好的耐用性,使用寿命较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张型螺旋缠绕管修复型材的生产方法,步骤简单,能够生产出具有较高强度和韧性以及具有较好耐用性的扩张型螺旋缠绕管修复型材。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扩张型螺旋缠绕管修复型材,按照重量份计,扩张型螺旋缠绕管修复型材包括如下组分:100份聚氯乙烯、5-10份改性剂、0.8-1.5份稳定剂、4.5-9.5份加工助剂以及10-15份填料。
可选地,按照重量份计,改性剂包括2-5份丙烯酸酯抗冲改性剂以及3-5份氯化聚乙烯抗冲改性剂。
可选地,按照重量份计,加工助剂包括1-2份丙烯酸酯、1-3份钛白粉、1-1.5份抗氧剂、1-1.5份润滑剂以及0.5-1.5份颜料。
可选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或者亚磷酸酯抗氧剂。
可选地,润滑剂为硬脂酸类润滑剂、聚乙烯蜡或者石蜡。
可选地,填料包括重量比为3:2碳酸钙和白炭黑。
可选地,稳定剂为有机锡稳定剂。
可选地,聚氯乙烯为SG5型聚氯乙烯,聚氯乙烯的聚合度范围为1000至1150。
一种上述的扩张型螺旋缠绕管修复型材的生产方法,包括:依次将聚氯乙烯、稳定剂、改性剂、加工助剂和填料加入混合机进行混合,得到干混料;利用挤出造粒机将干混料制成混料颗粒;对混料颗粒进行烘干;将混料颗粒热压挤出,并对其进行牵引缠卷,制成扩张型螺旋缠绕管修复型材。
可选地,将混料颗粒热压挤出,并对其进行牵引缠卷,制成扩张型螺旋缠绕管修复型材的步骤包括:利用挤出机对混料颗粒进行挤压成型,得到初始型材;利用定型模具对初始型材进行定型,并利用水箱对初始型材进行冷却;利用卷绕机对初始型材进行牵引缠卷,得到扩张型螺旋缠绕管修复型材。
本发明提供的扩张型螺旋缠绕管修复型材及其生产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五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479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