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溶剂导静电内防腐涂料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47687.4 | 申请日: | 202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095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军;拾振洪;李海洋;金传亮;回留柱;王家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大陆特种涂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1/00 | 分类号: | C09D171/00;C09D169/00;C09D5/24;C09D5/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汪纲 |
地址: | 235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剂 静电 防腐涂料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溶剂导静电内防腐涂料的生产方法,属于导静电涂料技术领域,采用苯并环丁烯基团的热固性聚碳酸酯与聚氯醚树脂进行共混,采用化学镀还原锌到石墨化炭黑制备导静电填料,电位较低,有阴极保护作用,生产成本较低,由氯化聚醚与聚碳酸酯共混,具有漆膜坚硬、耐磨等特点,耐各种油品长期浸泡,品能耐各种溶剂包括芳烃、醇、醛、酯、酮、醛等强溶剂,其导电性能不受温度、压力、湿度等影响,具有永久导电性,其面电导率、体电导率均符合GB13348《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等国内外有关标准规定并有优异的导静电、防腐性能,能很好的解决强溶剂储罐内壁的防腐及导静电设计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静电涂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耐溶剂导静电内防腐涂料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严谨的讲,静电并不是静止的电,而是宏观上暂时停留在某处的电。一旦有宣泄的通道,这些暂停的电便会发生电荷转移,这就是我们日常见到火花放电现象。如:北方冬天天气干燥,人体容易带上静电,当接触他人或金属导电体时就会出现放电现象。在工业生产中,气体流动吹扫、流体流动、粉尘摩擦等等环境都会产生静电。静电可造成电磁干扰,引起电子设备的故障;高压静电放电造成电击,危及人身安全;在易燃易爆品或粉尘、油雾的生产、存储场所、设备极易引起爆炸和火灾等。而每个炼化企业都有大量的储油罐,油罐是存储、收发和输转石油及其产品的基地,在石油行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旦产生静电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最近,导静电涂料在油罐中使用频频出现问题,问题主要集中在储油罐底部。即在导静电涂层使用几年后,开罐检查发现罐底部穿孔严重,罐壁离罐底高200mm范围内,点腐蚀严重罐底及罐壁300mm高以下的涂层破坏严重,且涂层破坏点集中的点蚀坑处,未发生点蚀处的涂层基本上完好。由此可见,导静电防腐涂料“导电不防腐”了。GB50393-2008规定,成品油储罐所储存的绝缘性油品在装卸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静电对储罐来说非常危险。此类储罐的防腐涂层必须采用导静电防腐型涂料。导静电防腐蚀涂料是一种油罐内壁阻燃导静电耐温防腐蚀涂料。要具有固化温度低、附着力强、耐水、耐酸、耐碱、耐油性能优异及良好的导静性等特点,长期使用导静电助剂无渗出,涂层性能稳定,无脱落起泡等现象,且对油品无任何污染。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锑处理的二氧化钛、添加锑之氧化锡等。特点是颜色浅,可制成多种颜色的导静电涂料;漆膜致密性好,优于导电碳黑及石墨粉制成的导静电涂料;导静电性能持久等。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由于金属粉末易氧化导致涂膜导电性能下降,而惰性金属价贵。如采用电极电位高于钢材的金属粉末作为导电介质,与钢铁基材直接接触时,形成电化学腐蚀,使钢铁作为阳极而加速腐蚀。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开发出一种耐溶剂导静电内防腐涂料的生产方法,以满足现有的使用需求和性能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耐溶剂导静电内防腐涂料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耐溶剂导静电内防腐涂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制备聚氯醚树脂溶液:称量聚氯醚树脂、环己酮、抗氧剂,在搅拌釜中,先注入环已酮后加入聚氯醚树脂和抗氧剂,在115~120℃恒温下,溶解20~25分钟,后转移至50℃恒温槽中,恒温待用,其中聚氯醚树脂80~100份、环己酮350~380份、0.4~0.5份抗氧剂;二、配制聚碳酸酯浆料:将聚碳酸酯溶于60~70℃环己酮中,质量浓度为150~200g/L,待白色固体全部溶解后,混入聚碳酸酯质量1.2~1.3倍的导静电填料,搅拌均匀得聚碳酸酯浆料;三、涂料的制备:将步骤一得到的聚氯醚树脂溶液和步骤二得到的聚碳酸酯浆料分别按50~60:40~50质量比例配料混合均匀,即得耐溶剂导静电内防腐涂料。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的聚碳酸酯为苯并环丁烯基团的热固性聚碳酸酯。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的抗氧剂为抗氧剂2246或抗氧剂BH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大陆特种涂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新大陆特种涂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476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叠氮聚醚支化度调控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耐磨陶瓷涂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