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摩擦阻尼器与防屈曲约束支撑组合的多阶耗能支撑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45459.3 | 申请日: | 202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17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岳焱超;李长鑫;梁亚鹏;张宇航;贾开;刘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1/98 | 分类号: | E04B1/98;E04H9/02;E04B1/36;E04B1/66 |
代理公司: | 陕西秦创律师事务所 61293 | 代理人: | 杨青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擦 阻尼 屈曲 约束 支撑 组合 耗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擦阻尼器与防屈曲约束支撑组合的多阶耗能支撑,一种摩擦阻尼器与防屈曲约束支撑组合的多阶耗能支撑,包括屈曲约束支撑组件,屈曲约束支撑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屈曲约束支撑组件的两侧均设有摩擦阻尼组件,摩擦阻尼组件的底侧设有支轴组件,支轴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组件,屈曲约束支撑组件的底端分别与底座组件的两端固定连接,屈曲约束支撑组件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顶板,屈曲约束支撑组件包括有核心板件,核心板件的两端均固定焊接有核心加强板,该摩擦阻尼器与防屈曲约束支撑组合的多阶耗能支撑具有全面充分的建筑构件耗能减震保护功能,并且多阶耗能支撑设备该具有良好的散热与支撑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构减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摩擦阻尼器与防屈曲约束支撑组合的多阶耗能支撑。
背景技术
为降低地震影响对建筑结构构件的损害,工程上一般采用减震装置来进行地震时的耗能,从而减少建筑结构构件的地震能量输入,从而避免建筑构件不被地震影响所损坏,而在现有技术下,建筑工程技术人员通常会采用屈曲约束支撑来实现对建筑结构的减震保护;
屈曲约束支撑属于位移型的金属阻尼器减震装置,其主体结构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核心单元、约束单元及滑动机制单元,其中核心单元又称为主受力单元,是构件中主要的受力元件,由特定强度的钢板制成,约束单元又称侧向支撑单元,负责提供约束机制,以防止核心单元受轴压时发生整体或余部屈曲,滑动机制单元又称为脱层单元,是在核心单元与约束单元间提供滑动的界面,使支撑在受拉和受压时尽可能有相似的力学性能,避免核心单元因受压膨胀后与约束单元间产生摩擦力而造成轴压力的大量增加,屈曲约束支撑由于其优越的耗能能力,屈曲约束支撑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实际使用时,传统的屈曲约束支撑结构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首先,传统的屈曲约束支撑结构在使用时,在多遇地震的影响下,即震动强度较低时,屈曲约束支撑一般处于弹性状态,这种状态下的屈曲约束支撑结构仅为主体结构提供了一定的侧向刚度,而只有在罕遇地震的影响下,即震动强度较高时,屈曲约束支撑会进入塑性状态,此时才能表现出优越的耗能能力,即传统的屈曲约束支撑结构的减震耗能效果并不全面,对主体结构的保护效果并不充分;
其次,传统的屈曲约束支撑结构的核心单元与约束单元之间由于屈曲的产生容易发生相对位移,在核心单元与约束单元的摩擦作用下,支撑结构件会产生热量,在高温的影响下,支撑结构材料的性能也会发生变化,其结构件容易产生屈曲失稳,但是传统的屈曲约束支撑结构并不具备良好的热传导性能来进行结构件的散热;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摩擦阻尼器与防屈曲约束支撑组合的多阶耗能支撑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摩擦阻尼器与防屈曲约束支撑组合的多阶耗能支撑,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擦阻尼器与防屈曲约束支撑组合的多阶耗能支撑,包括屈曲约束支撑组件,所述屈曲约束支撑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所述屈曲约束支撑组件的两侧均设有摩擦阻尼组件,所述摩擦阻尼组件的底侧设有支轴组件,所述支轴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组件,所述屈曲约束支撑组件的底端分别与底座组件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屈曲约束支撑组件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顶板;
所述屈曲约束支撑组件包括有核心板件,所述核心板件的两端均固定焊接有核心加强板,所述核心加强板的末端均设有主体结构连接板,所述核心板件的两侧均设有约束垫板,所述约束垫板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约束板;
所述摩擦阻尼组件包括有连接板件,所述连接板件固定焊接有异形滑动板,所述连接板件固定嵌合有销轴,所述连接板件利用销轴与主体结构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异形滑动板的两侧均设有约束加劲肋,所述异形滑动板与约束加劲肋之间设有摩擦材料件,所述异形滑动板、约束加劲肋、摩擦材料件之间固定连接有摩擦阻尼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约束垫板与约束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高强度约束螺栓,所述核心板件与约束垫板、约束板之间均存有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454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抗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无缝钢管的自动加工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