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适应不同弧面材料的吸附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942295.9 | 申请日: | 2022-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8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杨燕;王波;贾鹏;郝浩业;王君瑞;刘上春;邓非凡;马永浪;梁鹏;林展鹏;叶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成都轨道交通健康管理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92 | 分类号: | B65G47/9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孙元伟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应 不同 材料 吸附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适应不同弧面材料的吸附装置,包括主体;电磁吸附结构,设置于所述主体,其中,所述电磁吸附结构至少包括有吸附头,多组所述吸附头的下端面形成用于磁吸弧面材料的工作面,并构成与弧面材料弧度适配的弧形面;安全插销结构,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两侧,其中,所述安全插销结构至少包括有驱动部分以及插入部分,当所述电磁吸附结构磁吸弧面材料时,所述驱动部分驱动所述插入部分锁止在弧面材料的安全耳内。本发明可自动吸附材料,保证吸附头与弧形材料完全贴合,进一步地提高吸附力,降低作业的安全风险;避免了当吸力突然降低或消退而造成弧形材料部分脱落或全部脱落的问题,提高整体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弧面材料抓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适应不同弧面材料的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引入传统工程行业领域,自动化技术解放了劳动生产力,极大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但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前提是实现标准化,即所服务对象具有高度标准性,而在实际工程生产中,对于带有弧面性质的材料,传统抓取设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易出现抓取不牢固等问题,特别是针对弧形面材料与结构贴合等施工工艺,采用吸附装置吸取目标物弧面时,吸附装置表面需与目标弧面保证有效贴合,但由于弧面材料在制造误差、自身重力等因素下产生的挠度变形,或针对不同弧度的材料,原有吸附装置很难确保能完全贴合吸附目标,存在一定缝隙,这将导致吸附力下降,吸附物存在掉落风险,增大作业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适应不同弧面材料的吸附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适应不同弧面材料的吸附装置,包括:
主体;
电磁吸附结构,设置于所述主体,其中,所述电磁吸附结构至少包括有吸附头,多组所述吸附头的下端面形成用于磁吸弧面材料的工作面,且多个所述工作面逐渐倾斜,并构成与弧面材料弧度适配的弧形面;
安全插销结构,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两侧,其中,所述安全插销结构至少包括有驱动部分以及插入部分,当所述电磁吸附结构磁吸弧面材料时,所述驱动部分驱动所述插入部分锁止在弧面材料的安全耳内。
本发明提出的可适应不同弧面材料的吸附装置,包括主体、电磁吸附结构和安全插销结构。其中,主体用于和机械臂连接,并且还能够为其他结构提供安装工位。其可以为具有安装面台状或板状结构。电磁吸附结构则用于磁吸需要被抓取的材料。当被抓取的材料为弧面时,通过电磁吸附结构的吸附头实现。具体地,吸附头具有多组,且吸附头的下端面逐渐倾斜,以此构成平滑的弧形面,此弧形面与弧形材料的弧度一致,从而保证吸附头与弧形材料完全贴合,进而避免缝隙的存在,进一步地提高吸附力,降低作业的安全风险。在上述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地提高作业的安全性,在主体上增设了安全插销结构。安全插销结构的插入部分被驱动部分驱动,从而插入到弧面材料的安全耳内,有效的避免了当吸力突然降低或消退而造成弧形材料部分脱落或全部脱落的问题,提高整体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的可适应不同弧面材料的吸附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组所述吸附头分为若干列,每列所述吸附头的工作面的倾斜角度一致。
在本技术方案中,限定了吸附头的数量为多组,且分列排布,以此保证吸附头磁吸面的增加,进而保证吸附力的稳定性。此外,吸附头的数量根据实际工况确定。例如,整个装置共设置5组列吸附头,每列吸附头的数量为7块,各组吸附块相互独立不受其他影响,整体产生的吸力约为1吨,吸附头表面为弧形,目的是为匹配目标物的弧度,吸附头表面设置为粗糙面,与材料表面摩擦系数在0.3~0.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磁吸附结构还包括:
连接杆,设置于所述主体,并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主体;
调整弹簧,套接于所述连接杆;
连接轴,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其中,所述吸附头与所述连接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成都轨道交通健康管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铁成都轨道交通健康管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422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