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铜合金防爆材料的铸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41314.6 | 申请日: | 202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1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任俊勇;翁雷雷;付凯;付景义;季晓玲;庞金影;张宝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沧州渤海防爆特种工具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4/00 | 分类号: | C22C14/00;C22C30/06;C22C1/02;B22F9/04 |
代理公司: | 沧州市华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42 | 代理人: | 张恒 |
地址: | 0615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合金 防爆 材料 铸造 方法 | ||
1.一种钛铜合金防爆材料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铜合金防爆材料包含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钛45~50%、铜25~30%、锌10~15%、镍5~10%、铍0.05%、铟0.01%、铌0.3%、硅0.01%,所述钛铜合金防爆材料的铸造方法,基于真空自耗电极电弧熔炼技术,包括:准备期、引弧期、熔炼期、停弧浇筑期、铸件冷却步骤,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S1,熔炼前准备,先清理熔炼电弧炉结晶器内壁,防止冶炼残渣影响合金质量;然后装入电弧自耗电极,在真空自耗电弧炉中将自耗电极与电极卡头连接安装,再放置引弧剂,最后密封电弧炉并抽真空,抽真空后气压为0.3~0.5Pa,所述电弧自耗电极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1,材料的混合,按照配方比例称取高纯度的金属粉末,纯度大于99.95%,在混料机内进行混合,混料时间为2~5h;步骤S102,压制,将处理好的混合粉采用冷等静压技术进行压制,得到压制好的自耗电极,压制压力为150~300MPa,保压时间为3~10min;步骤S103,真空烧结,将压制好的自耗电极装入真空烧结炉内进行烧结,首先在3min内将混合粉末的温度提高到500℃,保温3min;然后在200s内将温度提高到850℃,烧结最高温度控制在800~1080℃,保温时间30~240min,真空度为1×10-2~1×10-4Pa,最后撤去压力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电弧自耗电极;
步骤S2,引弧,引弧剂为同材质钛铜合金颗粒,引弧剂和自耗电极距离20~30mm,在70~80V的开路电压下,借助自耗电极与弧剂之间瞬间接触产生弧光放电,进而达到稳定的电弧燃烧,引弧结束后,增加电流至正常熔炼电流,转入熔炼期;
步骤S3,设置熔炼时间,启动离心盘,设置熔炼工艺参数,在熔炼后期必须对铸锭顶部进行热封顶工艺操作,使熔池缓慢变浅逐渐冷却凝固,防止出现金属缩孔,所述熔炼电弧炉的最大熔炼电流为20000A,自耗电极直径为220mm时,熔炼工艺参数为:引弧电压为40~80V,引弧电流为3000~4500A,正常熔炼电压为38~42V,正常熔炼电流为17000~19000A,凝壳重量在熔炼重量占比为11~13%,所述自耗电极直径为160mm时,熔炼工艺参数为:引弧电压为40~80V,引弧电流为2400~3000A,正常熔炼电压为38~42V,正常熔炼电流为10000~12000A;
步骤S4,停弧浇筑,快速提升电极,翻转坩埚进行浇筑,得到钛铜合金材料;
步骤S5,铸件随坩埚炉冷却,最后出炉得到钛铜合金锭,所述坩埚采用水套式进行冷却,冷却水温差通常控制在10~30℃,出水温度控制在60℃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铜合金防爆材料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抽真空用于避免金属与氧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抽真空操作可替换为填充氩气、氦气用于改变烧结炉中压强,同时避免金属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铜合金防爆材料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顶工艺是一个分阶段减小电流并保持的过程,通过电极杆行程或平均熔速法计算确定预留电极量,通过确定剩余电极重量测量判断热封顶开始时间,在熔炼过程中,当钛锭重量达到热封顶初始之后,自动进入热封顶阶段,按照电流斜率均匀的减少熔化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铜合金防爆材料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炉的冷却方式分为水套式、淋水式和钠钾合金冷却式。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钛铜合金防爆材料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铜合金熔炼时间为3~5h,反复熔炼3次,得到合金锭打磨去氧化皮后敲碎成颗粒,并研磨成粉,得到合金粉末,根据使用用途通过锻造、金属切割及焊接制备成防爆工具,可用于制作防爆工具,防爆电气、防爆容器、防爆设备,应用于石油、石化、电力、电子、铁路、矿山、采气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沧州渤海防爆特种工具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沧州渤海防爆特种工具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4131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