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生纳米基因载体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37285.6 | 申请日: | 2022-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04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纪鑫;薛巍;周小雁;刘雯;林宏生;戴箭;彭素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31/353;A61K31/7024;A61K31/7088;A61K31/713;A61K41/00;A61K45/06;A61K47/46;A61P19/02;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苏运贞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纳米 基因 载体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纳米基因载体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将多酚单体与核酸药物混合,在20~30℃条件下孵育,得到纳米粒子;将纳米粒粒子和高分子混合,得到仿生纳米载体的内核;使用含有蛋白酶抑制剂的细胞膜提取试剂提取炎症免疫细胞的细胞膜;将细胞膜与光热试剂混合,在20~30℃条件下反应,待反应结束后离心得到改性免疫细胞膜;将内核和改性免疫细胞膜混合,使用微脂质体挤出器将混合物通过聚碳酸酯多孔膜数次,得到仿生纳米载体。该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仿生纳米载体以天然产物为基本结构单元构建,直接利用治疗药物构建纳米载体,兼具生物可降解和无毒性代谢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仿生纳米基因载体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基因治疗作为一种能治疗遗传疾病、肿瘤以及各种罕见病的潜在治疗方法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传统的基因载体,普遍存在血液相容性差、易被免疫系统清除、病灶靶向能力不足的等缺点,这些限制了其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近年来细胞膜的隐身能力和靶向病灶的能力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其优势体现在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体内免疫逃逸和长循环能力,最终能安全高效地达到病灶处。目前报道的载体隐身衣有红细胞膜、白细胞膜、血小板膜、巨噬细胞膜等,其应用则主要集中在化疗药物的递送,针对基因(核酸药物)递送的研究很少。
专利申请CN101357231公开了一种细胞膜仿生修饰的纳米基因载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的纳米基因载体组合物是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将带正电的纳米内核与带负电的细胞膜进行包裹所得到的,这个包裹方式会使得细胞膜的结构破坏,且细胞膜内侧的蛋白会外翻至纳米基因载体表面,这会导致纳米基因载体无法完全实现细胞膜仿生的优势。
如何获得一种有利于递送基因、且细胞膜完整、容易制备的仿生纳米基因载体仍是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仿生纳米基因载体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主要是不同药物单体之间的自组装,其简单高效,并能解决细胞膜包裹过程中膜结构不完整的问题,最终实现药物的精准释放。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得到仿生纳米基因载体。
本发明的在与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仿生纳米基因载体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仿生纳米基因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多酚药物单体与核酸药物混合,在20~30℃条件下孵育,得到纳米粒子;将纳米粒粒子和高分子混合,得到仿生纳米载体的内核;
(2)使用含有蛋白酶抑制剂的细胞膜提取试剂提取炎症免疫细胞的细胞膜;将细胞膜与光热试剂混合,在20~30℃条件下反应,待反应结束后离心得到改性免疫细胞膜;
(3)将步骤(1)得到的内核和步骤(2)得到的改性免疫细胞膜混合,使用微脂质体挤出器将混合物通过聚碳酸酯多孔膜数次,得到仿生纳米载体。
上述仿生纳米基因载体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4)用近红外激光处理仿生纳米基因载体,得到仿生纳米基因载体产品。
步骤(1)中所述的多酚单体为单宁酸、茶多酚和黄酮醇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1)中所述的多酚单体是以多酚单体水溶液形式与核酸药物混合。
所述的多酚单体水溶液的浓度优选为0.5~1.5mg/mL;更优选为1mg/mL。
步骤(1)中所述的核酸药物为DNA、mRNA和siRNA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siRNA优选为HIF-2αsiRNA。
步骤(1)中所述的核酸药物是以核酸药物水溶液形式与多酚单体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372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