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随车充智能供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31995.8 | 申请日: | 2022-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9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赵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勇刚 |
主分类号: | H02J3/06 | 分类号: | H02J3/06;H02J3/32;H02J3/00;H02J7/00;H02J13/00;B60L53/14;B60L53/16;B60L53/18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7 | 代理人: | 黄宇 |
地址: | 410136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随车充 智能 供电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随车充智能供电系统。它包括线上通信及控制模块和本地智能供电系统模块;线上通信及控制模块通过局域网与本地智能供电系统模块连接,本地智能供电系统模块包括多个设置在本地现有电网供配电设施上的本地负荷采集器,且本地负荷采集器通过本地集中采集控制器与线上通信及控制模块连接;本地现有电网供配电设施在停车位处设置有供电插座,并在供电插座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其运行的充电控制模块,供电插座通过充电线与电动汽车充电模块和BMS模块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电动汽车随车充智能供电系统,在不增加电网设施的情况下可满足充电需求,还能避开峰荷,充分挖掘电网供电潜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随车充智能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国电动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多,电动汽车充电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当前,普通充电桩安装受限的主要原因归纳为如下三方面:
1、电动汽车的快速推广应用,使便捷充电(目前主要是代步车)的服务需求不断增加,这就需要城市供配电设施及变压器容量与之配套,而目前供、配电能力只能依据现有供配电设施及变压器额定负荷来实现。因此,无论是安装充电桩的数量还是密度都受到极大限制,除非投入巨资,对现有变压器及供配电设施进行扩容改造。
2、因用户用电峰谷时段差异,造成区域负荷的不均衡,供配电设施及变压器实际用电状况存在较大高峰和低谷问题。通常情况下,区域实际负荷用电只占额定负荷的40%左右(保守估算),而使得区域供配电设施在大多时间存在大量容量富余。
3、目前,因受技术架构及管理体系限制,难以做到对城市末端用户及供配电设施的精细化调度,并达到理想的“移峰填谷”的实际供配电效果,难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对现有变压器及供配电设施负荷挖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安装充电桩成本高,且对现有变压器及供配电设施需要进行扩容改造;且因受技术架构及管理体系限制,难以做到对城市末端用户及供配电设施的精细化调度。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汽车随车充智能供电系统,它包括线上通信及控制模块和本地智能供电系统模块;所述线上通信及控制模块通过局域网与本地智能供电系统模块连接,所述本地智能供电系统模块包括多个设置在本地现有电网供配电设施上的本地负荷采集器,且本地负荷采集器通过本地集中采集控制器与线上通信及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本地现有电网供配电设施在停车位处设置有供电插座,并在供电插座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其运行的充电控制模块,所述供电插座通过充电线与电动汽车充电模块和BMS模块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电动汽车随车充智能供电系统,在不增加电网设施的情况下可满足充电需求,它将能避开峰荷,充分挖掘电网供电潜力,在低谷段和富余时段进行供电,未来还可以在统一的调度管理下有序用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因用户用电峰谷时段差异,造成区域负荷的不均衡,供配电设施及变压器实际用电状况存在较大高峰和低谷问题。通常情况下,区域实际负荷用电只占额定负荷的40%左右,而使得区域供配电设施在大多时间存在大量容量富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线上通信及控制模块包括用户终端、营运服务中心和供配电调度云服;所述用户终端通过局域网与本地集中采集控制器、充电控制模块实现信息传输与控制。
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营运服务中心和供配电调度云服的调度控制,实现让随车充智能供电系统成为具有“移峰填谷”能力的“智能供电设施”,在现有供配电设施下增加许多随车充的智能供电点,从而减少对充电桩的需求,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的问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用户群体常用终端设备多样化,难以满足各类用户群体的使用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勇刚,未经赵勇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319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