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冷板水冷通道气密型的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31211.1 | 申请日: | 2022-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71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崔益清;时中星;高坡;李瑞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鲁卡斯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代理公司: | 苏州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9 | 代理人: | 王睿 |
地址: | 215134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冷板 水冷 通道 气密 检测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冷板水冷通道气密型的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包括密封端和通气端,所述通气端包括螺纹气道、套接在螺纹气道上的锥形聚酯浮动块和配合锥形聚酯浮动块的金属通气封端,所述螺纹气道和锥形聚酯浮动块之间开设有通气缝隙,所述螺纹气道上开设有连接通气缝隙的侧气道,所述锥形聚酯浮动块和金属通气封端之间开设有连通通气缝隙的气压仓,所述锥形聚酯浮动块的上顶面处设有包围在气压仓外围的封端且封端抵触在金属通气封端的下端面上,所述密封端包括螺纹气道、锥形聚酯浮动块和金属密闭封端,所述密封端除金属密闭封端外与通气端结构相同,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装置结构简单,可以直观判断水冷通道的密封性是否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冷板加工检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液冷板水冷通道气密型的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水冷式液冷板的加工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是液冷板中水冷通道的架设,液冷板在使用过程中,水冷通道内的冷却液一旦发生渗漏,会导致被冷却的工件被泄露的冷却液所污染,导致工件受到损坏,特别是需要采用高效水冷式液冷板进行冷却作业的工件,一般为高功率电子元器件,如激光器、高功芯片等电子产品,一旦受到冷却液污染往往会发生不可逆的损伤,为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我们需要在液冷板出品前对液冷板中的水冷通道测试其密封性。
传统的密封性测试设备采用两个接头分别连接在水冷通道两端的开口处,并向其中通入气体或液体并通过传感器检测水冷通道内通入气体或液体并封闭后是否出现压力下降的情况以判断水冷通道是否存在渗漏情况。
采用这种方法检测水冷通道的密封性,设备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且接头需要铆紧在水冷通道的开口处,可能对水冷通道的开口处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液冷板水冷通道气密型的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一种液冷板水冷通道气密型的检测设备,包括密封端和通气端,所述通气端包括螺纹气道、套接在螺纹气道上的锥形聚酯浮动块和配合设置在锥形聚酯浮动块上方并套接在螺纹气道上的金属通气封端,所述螺纹气道和锥形聚酯浮动块之间开设有通气缝隙,所述螺纹气道上开设有连接通气缝隙的侧气道,所述锥形聚酯浮动块和金属通气封端之间开设有连通通气缝隙的气压仓,所述锥形聚酯浮动块的上顶面处设有包围在气压仓外围的封端且封端抵触在金属通气封端的下端面上,所述密封端包括螺纹气道、锥形聚酯浮动块和金属密闭封端,所述密封端除金属密闭封端外与通气端结构相同。
作为优选的,所述侧气道设有两道且两道所述侧气道对称设置在螺纹气道两侧。
作为优选的,所述螺纹气道包括阶梯状螺纹气道,所述阶梯状螺纹气道的下端为宽端,上端为窄端。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液冷板水冷通道气密型的检测设备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密封端中的螺纹气道和通气端中的螺纹气道分别铆接在待测液冷板中水冷通道两端的开口处并将密封端和通气端的锥形聚酯浮动块抵紧在液冷板表面;
S2、将金属通气封端和金属密闭封端分别压紧;
S3、通过金属通气封端内通入气体,气体进入水冷通道后在水冷通道内形成一定的内压,此时气体从侧气道内溢流,并在通气缝隙和气压仓之间构成气压差;
S4、若水冷通道密封性良好,则通气缝隙和气压仓之间构成气压差,会将密封端和通气端的锥形聚酯浮动块顶起使其发生晃动,若水冷通道密封性不好,通入水冷通道的气体会发生泄露,导致通气缝隙和气压仓之间不会产生气压差,进而密封端和通气端的锥形聚酯浮动块不会被顶起并发生晃动,根据锥形聚酯浮动块的状态可以判断水冷通道的密封性是否良好。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相比于传统的传感器检测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可以通过观察锥形聚酯浮动块的状态可以判断水冷通道的密封性是否良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鲁卡斯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鲁卡斯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312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