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显示屏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28115.1 | 申请日: | 202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13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季昱;李晶;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3;G02F1/13;B60R11/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显示屏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显示屏,包括中框、TFT FOG、背光模组以及设置于TFT FOG和背光模组之间的导光结构,所述TFT FOG通过导光结构胶与所述中框连接,导光结构胶位于所述导光结构的外侧,所述背光模组产生的光线能够从导光结构的侧面投射到导光结构胶上,通过导光结构胶的折射作用,使得光线得以投射到TFT FOG的侧边区域。本发明的车载显示屏,可以大幅度降低显示屏黑边,提升显示屏美观程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显示屏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步入智能化时代,车载显示屏在车内的重要程度日益增长。显示屏替代了越来越多的实体按键,尺寸也逐步增大,渐渐成为汽车内饰中越来越不可忽视的设计组成部分。而随着显示屏重要程度的提升以及尺寸的增大,显示屏外观造型精致度的提升也就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现有显示屏结构,是通过盖板、屏幕模组、支架和后壳的三明治结构构成。现有显示屏结构中,屏幕模组首先组成一个独立完整的显示屏模组,再通过通过全贴合工艺将屏幕贴合到盖板上,盖板通过粘胶固定到支架上,通过这种方式,组成一个完整的屏幕产品。在现有显示屏结构中,屏幕模组本身需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因此结构上会存在5mm以上的边框(以最窄的边计算)。模组贴合到盖板上之后,盖板需要有2-3mm粘胶面,贴合在支架或后壳上。同时,模组与支架需要留2-3mm的结构间隙。再加上后壳或者支架需要凸出玻璃1-2mm保证屏幕不易磕碰碎裂以及其他内部结构导致的宽度占用,最终显示屏整体黑边最窄也需要10mm以上。厚重的边框宽度影响了显示屏整体的外观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显示屏,目的是降低显示屏黑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车载显示屏,包括中框、TFTFOG、背光模组以及设置于TFT FOG和背光模组之间的导光结构,所述TFT FOG通过导光结构胶与所述中框连接,导光结构胶位于所述导光结构的外侧,所述背光模组产生的光线能够从导光结构的侧面投射到导光结构胶上,通过导光结构胶的折射作用,使得光线得以投射到TFT FOG的侧边区域。
所述中框的表面包括第一粘接面和第二粘接面,第一粘接面和第二粘接面与所述导光结构胶粘接连接,第二粘接面与所述TFT FOG相平行,第二粘接面位于所述导光结构和第一粘接面之间,第一粘接面与第二粘接面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为钝角。
所述第一粘接面的第一端与所述TFT FOG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粘接面的第二端与TFT FOG之间的距离,第一粘接面的第一端与所述导光结构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粘接面的第二端与导光结构之间的距离。
所述中框的表面还包括第三粘接面,第三粘接面与所述导光结构胶粘接连接,第三粘接面与所述第二粘接面相垂直。
所述导光结构胶包括第一粘接部和第二粘接部,第一粘接部位于所述导光结构和第二粘接部之间,第一粘接部的厚度为从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减小,第一粘接部的第一端与导光结构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粘接部的第二端与导光结构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二粘接部的厚度大小保持不变。
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还包括与所述中框连接的边框和覆盖在所述背光模组上的后壳,后壳位于边框的内侧。
所述边框通过螺钉与所述中框连接,边框包括连接板、与连接板连接的第一限位板和与第一限位板连接的第二限位板,所述后壳位于第一限位板的内侧,所述中框位于第二限位板的内侧。
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相垂直,第二限位板的宽度大于第一限位板的宽度,第一限位板的厚度大于第二限位板的厚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车载显示屏。
本发明的车载显示屏,可以大幅度降低显示屏黑边,提升显示屏美观程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281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水性阻尼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小型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