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玻璃-电石渣基C-S-H凝胶纳米晶核早强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25530.1 | 申请日: | 202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31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谭洪波;杨卓文;邓秀峰;蹇守卫;贺行洋;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4/38 | 分类号: | C04B24/38;C04B18/04;C04B14/22;C04B28/00;C04B103/1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电石 凝胶 纳米 晶核 早强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玻璃‑电石渣基C‑S‑H凝胶纳米晶核早强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废玻璃‑电石渣基C‑S‑H凝胶纳米晶核早强剂按重量份计,主要由以下组分经过湿磨工艺湿磨得到:废玻璃粉:5‑7份,电石渣粉:7.5‑10.5份,助磨剂:0.5‑1份,分散剂:0.5‑0.6份,稳定剂:0.001‑0.002份,去离子水:80‑90份。本发明利用废玻璃和电石渣制备C‑S‑H凝胶纳米晶核早强剂,可作为异相成核种子诱导水泥矿物相的离子溶出,缩短水泥水化诱导期,加快水化前期的水化产物的成核生长,可以从改善孔结构以及诱导成核两个方面达到早强的目的,而且本发明整个体系中NaOH含量较高,使得体系中pH升高从而促进了水泥的水化以及提高C‑S‑H凝胶的稳定性,更有利于水泥的早期强度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玻璃-电石渣基C-S-H凝胶纳米晶核早强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每年废弃玻璃达到14亿吨,其中平板玻璃、日用玻璃和玻璃包装容器占玻璃制品的80%以上。废玻璃粉的主要成分为SiO2和少量的Na2O,其中Na2O含量为15-30%,SiO2含量为60-80%。2017年,我国平板玻璃累计产量约3950万吨,而产出废玻璃约2000万吨,整体回收率约为53.5%,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70%以上的回收率。废弃玻璃是一种生活垃圾,它的存在既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增加环境负荷,造成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又会带来环境污染,还容易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伤害和不便;
电石渣也是常见固体废弃物中的一种,其中CaO含量为60-68%。电石渣是氢氧化钙水解制乙炔工业所产生的废渣也是制备PVC材料过程中的副产物。2018年我国电石产量约2700万吨,每吨电石产生1.2吨干电石渣。由于运输费较高和电石渣本身杂质种类较多,其综合利用率不高,通常采用填埋或堆存处理,易造成地表和地下水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破坏;
对于常规C-S-H凝胶早强剂,其通常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和全返混爆发式成核反应器制备,水热合成法产率低耗时久,工艺过程冗长复杂,制备成本较高;成核反应器制备参数不易控制,反应非可视化,制备成本较高且实验仪器复杂昂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废玻璃-电石渣基C-S-H凝胶纳米晶核早强剂,以解决现有现有玻璃粉和电石渣资源化利用率低,以及纳米C-S-H凝胶晶核早强剂制备成本高、工艺复杂、产品性能不稳定性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废玻璃-电石渣基C-S-H凝胶纳米晶核早强剂,按重量份计,主要由以下组分经过湿磨工艺湿磨得到:废玻璃粉:5-7份,电石渣粉:7.5-10.5份,助磨剂:0.5-1份,分散剂:0.5-0.6份,稳定剂:0.001-0.002份,去离子水:80-90份。
可选地,所述废玻璃-电石渣基C-S-H凝胶纳米晶核早强剂的粒径范围为200~400nm。
可选地,所述废玻璃粉的200目过筛率≥90%,Na2O含量为15-30%,SiO2含量为70-85%。
可选地,所述助磨剂为硅酸钠与六偏磷酸钠的混合物,且所述硅酸钠与所述六偏磷酸钠的质量比为1∶1。
可选地,所述分散剂为聚羧酸减水剂、聚丙烯酰胺、萘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聚羧酸减水剂的固含量为30%~40%。
可选地,所述稳定剂为魔芋胶、温轮胶的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上述废玻璃-电石渣基C-S-H凝胶纳米晶核早强剂的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255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