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奶绵羊新品种的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23042.7 | 申请日: | 2022-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76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宋宇轩;陈生会;李丹妮;刘晓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27 | 分类号: | A01K67/027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陈桂香 |
地址: | 712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绵羊 新品种 培育 方法 | ||
1.一种奶绵羊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湖羊为母本,以阿萨夫羊为父本,进行杂交生产得到阿湖一代羊群公羊和母羊;然后用阿湖一代羊群中的公羊与东佛里生母羊进行杂交,得到阿湖东子一代公母羊;同时用阿湖一代羊群中的母羊与东佛里生公羊进行杂交,得到东阿湖子一代公母羊;然后选择阿湖东子一代公羊与东阿湖子一代母羊进行交配,阿湖东子一代母羊与东阿湖子一代公羊进行交配,采用同质选配方法持续进行4个世代的横交固定,在横交固定过程中,选用人工授精技术,最终选出泌乳性能、繁殖性状和抗逆性状稳定的群体,最终得到奶绵羊新品种,此新品种含有阿瓦西羊血统9.375%、含有东佛里生羊血统65.625%、含有湖羊血统2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奶绵羊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阿湖一代羊群公羊和母羊的培育:
以湖羊为母本,以阿萨夫羊为父本进行杂交生产,得到阿湖一代羊群,阿湖一代羊群中含有50%的湖羊血统、31.25%的的东佛里生羊血统和18.75%的阿瓦西羊血统,阿湖一代羊群中的公羊体重在65~75千克,遗传潜力大,生长速度快;母羊选择初生重在2.95千克以上、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一个泌乳周期产奶量在250千克以上,蛋白质含量5.5%以上、脂肪含量6.0%以上母羊组成阿湖一代母羊群;
东阿湖子一代公羊和母羊的培育:
以东佛里生羊为父本,以阿湖一代羊群中的母羊为母本进行杂交,得到东阿湖子一代公母羊,东阿湖子一代公母羊群中含有25%的湖羊血统、65.625%的东佛里生羊血统和9.375%的阿瓦西羊血统,东阿湖一代羊群中的公羊体重在75~95千克,遗传潜力大,生长速度快;母羊选择初生重在3.15千克以上、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一个泌乳周期产奶量在350千克以上,蛋白质含量5.3%以上、脂肪含量6.0%以上母羊组成东阿湖一代母羊群;
阿湖东子一代公羊和母羊的培育:
以阿湖一代羊群中的公羊为父本,以东佛里生羊为母本进行杂交,得到阿湖东子一代公母羊,阿湖东子一代公母羊群中含有25%的湖羊血统、65.625%的东佛里生羊血统和9.375%的阿瓦西羊血统;阿湖东一代羊群中的公羊体重在70~85千克,遗传潜力大,生长速度快;母羊选择初生重在3.1千克以上、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一个泌乳周期产奶量在320千克以上,蛋白质含量5.3%以上、脂肪含量6.0%以上母羊组成阿湖东子一代母羊群;
奶绵羊新品种的培育:
阿湖东子一代公羊与东阿湖子一代母羊进行交配,阿湖东子一代母羊与东阿湖子一代公羊进行交配,采用同质选配方法持续进行4个世代的横交固定,在横交固定过程中,选用人工授精技术,最终选出泌乳性能、繁殖性状和抗逆性状稳定的群体,最终得到奶绵羊新品种,此新品种,公、母羊均无角,被毛白色,体型结构良好,体躯宽长,腰部结实,肋骨拱圆,生长发育速度快,抗病能力强,母羊乳房宽广、结构匀称、乳头良好,产奶量和蛋白质脂肪含量高,一个泌乳周期产奶量350千克以上,乳干物质16%~20%,蛋白质含量5.5%~6.5%,脂肪含量6.2%~6.7%,母羊产羔率225%以上,成年公羊体重75~90千克,成年母羊体重60~70千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奶绵羊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阿萨夫羊的选择标准为:羊耳下垂,头呈棕白色;阿萨夫羊公羊体重92~116千克,母羊体重71~95千克,一个泌乳期平均产奶量400~500kg,泌乳天数200~240天,羊奶干物质含量平均20%以上,乳蛋白6%,乳脂肪6.5%,平均年产1.5胎,产羔率220%~250%。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奶绵羊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母本湖羊的选择标准为:被毛白色,耳大下垂,颈细长,体躯狭长,背腰平直,体格中等,头狭长,鼻梁隆起,腹微下垂,四肢高,腹毛粗、稀而短,体质结实;母羊羔羊生长发育快,三月龄断奶体重21千克以上,成年母羊体重在34.3~47.1千克,平均产羔率为230.12%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2304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