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润滑高精直线导轨的智能输送线及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17400.3 | 申请日: | 202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9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叶邦华;唐亚艳;诸敏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凯欧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3/08 | 分类号: | B65G43/08;B65G47/64;B65G47/88;B65G15/12 |
代理公司: | 苏州闽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56 | 代理人: | 李超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 直线导轨 智能 输送 生产 方法 | ||
1.一种自润滑高精直线导轨的智能输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立架(1)、第一运输(2)、第二运输(3)、第一传动电机(4)、第三运输(5)和升降部(6),所述第一运输(2)和所述第二运输(3)均水平固定在所述支撑立架(1)上,且所述第一运输(2)设置在所述第二运输(3)上方;
所述第一传动电机(4)固定在所述第一运输(2)一端外壁,所述第一传动电机(4)适于驱动所述第一运输(2)和所述第二运输(3)同步循环转动;
所述升降部(6)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架(1)一端,所述第三运输(5)固定在所述升降部(6)的活动端,所述升降部(6)适于驱动所述第三运输(5)竖直上下移动;其中
升降部(6)驱动所述第三运输(5)竖直移动,以使所述第三运输(5)的端部接近第一运输(2)或第二运输(3),以将第一运输(2)上的物料转运至第二运输(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高精直线导轨的智能输送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运输(3)包括:两第二横梁(31)、两第二输送带(32)、两第二从动轴(33)、两第二限位杆(34)和若干第二支撑杆(35),两第二横梁(31)对称设置,且每所述第二横梁(31)垂直固定在所述支撑立架(1)上;
若干所述第二支撑杆等间距固定在两第二横梁(31)之间;
两所述第二从动轴(33)可转动的设置在两所述第二横梁(31)的两端,且一个所述第二从动轴(33)与所述第一传动电机(4)传动连接;
所述第二输送带(32)套设在两所述第二从动轴(33)外壁,所述第二从动轴(33)适于驱动所述第二输送带(32)循环转动;
两第二限位杆(34)分别固定在两所述第二横梁(31)侧壁,且所述第二限位杆(34)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带(32)上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润滑高精直线导轨的智能输送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运输(2)包括:两第一横梁(21)、两第一输送带(22)、两第一从动轴(23)、两第一限位杆(24)和若干第一支撑杆(25),两第一横梁(21)对称设置,且每所述第一横梁(21)垂直固定在所述支撑立架(1)上;
若干所述第一支撑杆等间距固定在两第一横梁(21)之间;
两所述第一从动轴(23)可转动的设置在两所述第一横梁(21)的两端;所述第一传动电机(4)固定在所述第一横梁(21)下端,且所述第一传动电机(4)与所述第一从动轴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输送带(22)套设在两所述第一从动轴(23)外壁,所述第一从动轴(23)适于驱动所述第一输送带(22)循环转动;
两第一限位杆(24)分别固定在两所述第一横梁(21)侧壁,且所述第一限位杆(24)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带(22)上方;其中
所述第一传动电机(4)适于驱动所述第一输送带(22)和所述第二输送带(32)同步反向循环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润滑高精直线导轨的智能输送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横梁(21)和所述第二横梁(31)的一端下部还固定有一阻挡装置(7),所述阻挡装置(7)适于限位高精直线导轨水平滑动;
所述阻挡装置(7)包括:阻挡支架(71)、阻挡气缸(72)、阻挡接触板(73)和两接触轮(74),所述阻挡支架(71)固定在所述第一横梁(21)或第二横梁(31)下方;
所述阻挡接触板(73)铰接在所述第一横梁(21)或所述第二横梁(31)上,所述阻挡气缸(72)下端固定在所述阻挡支架(71)上,所述阻挡气缸(72)的活塞杆端部铰接在所述阻挡接触板(73)上;
两所述接触轮(74)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阻挡接触板(73)的端部;其中
阻挡气缸(72)推动所述阻挡接触板(73)向上移动时,以使所述阻挡接触轮(74)与高精直线导轨侧壁相抵以限位高精直线导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凯欧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凯欧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1740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