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电管道预留孔洞模板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916198.2 | 申请日: | 2022-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61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野;徐彪;赵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5/06 | 分类号: | E04G15/06;E04G1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孙健 |
| 地址: | 201999 上海市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电 管道 预留 孔洞 模板 支撑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电管道预留孔洞模板支撑装置,包括管道和两个底座,底座上依次安装有升降机构、支撑钢管、第一空心管、左模板,第一空心管滑动连接有第二空心管,两个第二空心管的顶部安装右模板,左模板的右侧开设第一半圆凹槽,右模板的左侧开设第二半圆凹槽,第一半圆凹槽与第二半圆凹槽与管道适配,第二空心管的一端安装有固定件,绳索的一端与固定件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空心管和第一空心管与收缩机构连接。本发明通过收缩机构拉动绳索使左模板和右模板拼接,通过升降机构使左模板和右模板升降,混凝土浇筑过程一个人就能完成,节约人工成本,在面对较高的建筑吊模施工时,操作人员不用登高作业,降低操作人员施工过程的危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电管道预留孔洞模板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竖向预留的水电管道孔洞,待管道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吊模处理,但是采用普通的聚乙烯苯板施工时,需要先根据管道孔径对苯板进行切割,但由于需要手工锯条切割,精度很难保证,而且该施工方法需2人协同操作,所以该种施工工艺无论是施工效率还是施工质量都不高。现有的循环使用装置中,需要登高作业,在普通住宅层高3米左右时,登梯子容易施工,但由于工业建筑,学校等层高较高的建筑吊模施工时,需搭设脚手架或登梯作业,但此操作会大大加高人工费用而且存在高处作业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了一种水电管道预留孔洞模板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水电管道预留孔洞模板支撑装置,包括管道和两个底座,两个所述底座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管道的前后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收缩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钢管,所述支撑钢管的顶部垂直固定安装有第一空心管,两个所述第一空心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左模板,所述第一空心管滑动连接有第二空心管,两个所述第二空心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右模板,所述左模板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半圆凹槽,所述第一半圆凹槽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空心管之间,所述右模板的左侧开设有第二半圆凹槽,所述第二半圆凹槽位于两个所述第二空心管之间,所述左模板和右模板拼接后所述第一半圆凹槽与第二半圆凹槽形成的圆形槽与所述管道适配,所述第二空心管远离所述第一空心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绳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绳索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空心管和第一空心管与所述收缩机构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的底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调高螺母,所述调高螺母的上方设置有支撑钢管,所述支撑钢管套设在所述连接螺杆外,所述支撑钢管的底部与所述调高螺母的上表面相抵接。
可选的,所述底座为固定钢管,所述固定钢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螺母,所述连接螺杆与所述固定螺母螺纹连接。
可选的,所述收缩机构为手动摇轮。
可选的,所述第一空心管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空心管的的外表面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第一空心管的内表面涂有润滑剂。
可选的,所述第一空心管在左模板上向右模板方向伸出三分之一,所述第二空心管在右模板上向左模板方向伸出三分之一。
可选的,所述第一空心管为U型槽钢管或方形钢管,所述第二空心管为U型槽钢管或方形钢管。
可选的,所述第一空心管为U型槽钢管,所述第二空心管为方形钢管。
可选的,一种水电管道预留孔洞模板支撑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根据预留孔洞和管道大小制作左模板和右模板;
步骤二、在两个底座上依次安装好升降机构、支撑钢管、第一空心管和左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161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